死刑存廢的爭議真的無解嗎?法務部統計,目前待槍決的死囚有43人,但近年來除了被判處死刑定讞的人數減少,台灣也已經有2年多未執行死刑,引發外界聯想死刑是否變成政治操作的籌碼,雖然政府嚴正否認,強調是死刑是「謹慎執行」,但重大刑案接連發生,蔡政府補了2年的「社會安全網」真的有用嗎?
酒駕受害者家屬陳育芳:「當時其實確實我們家的情緒來講,當然會是希望說一命償一命。」
說起酒駕撞死弟弟的凶手,一審被判刑9年6個月,烘焙師陳育邦的姊姊坦言不是沒想過一命抵一命。
酒駕受害者家屬陳育芳:「死,對於這樣子的人來講我認為是有點太便宜了事,死刑我認為它的存跟廢,都還是都還是一個很大的爭議。」
因為肇事凶手已經是酒駕累犯,2015年顏姓女子酒駕拉K撞傷4人、判刑6個月,隔年再酒駕駕照被吊銷,2017年撞死陳姓烘焙師肇逃,一審兩罪判刑9年半,7月11日全案將進入二審,對於受害者家屬來說又是傷疤被撕裂的煎熬。
酒駕受害者家屬陳育芳:「我要她的命做什麼?我其實在想說就算她死了我弟弟還是沒有辦法回來,但不代表我要原諒她。」
從近10年資料來看,經最高法院判決死刑定讞共54人,換算死刑定讞每年平均5.4人,但從2014年起死刑定讞人數漸少,每年都在0到2人間徘徊,死刑變少,是因為重大刑案減少?或社會變祥和了嗎?恐怕未必。2012年台南電子遊藝場發生男童割喉案、2014年鄭捷在北捷持刀行兇釀成4死24傷、再到隔年北投文化國小8歲女童在校遭割喉、2016年3歲女童小燈泡無辜喪命,這些「隨機殺人」手段兇殘、令人痛心。
但除了鄭捷案被判處4個死刑定讞,湯姆熊案即使凶嫌曾嗆「在台灣殺1、2個人不會判死」,從一、二審、更一審,到三審定讞都是判處無期,文化國小女童案還有小燈泡案,凶手一、二審,也都判處無期徒刑,引發外界揣測執政黨對於死刑執行的立場是否跟選舉有關?
法務部次長陳明堂(107.07.04):「法務部對於死刑的政策並沒有改變,只是說對於執行死刑我們都採取特別慎重的態度。」
政府強調執行死刑需慎重考量,民眾關心的是,既然都判了死刑為何還不執行?
律師程立全:「每一個審查環節都是一個時間,每一個審查環節都是一個另外一個人的再考量,所以在這些審查環節的考量等等的情況之下,除非像是那種已經罪證明確、或監視器已經拍到等等的情況之下,不然基本上是不太會有很快就可以執行死刑這種情況。」
律師張恆嘉:「日本執行死刑也是5個檢察官同時按下執行死刑的那個按鈕,那不知道是誰按下死刑那個執行按鈕,會減輕死刑執行者的心理壓力,司法是最後一道防線以外,還有一些需要社福機構、學校家庭教育的輔導。」
判與不判法官也有考量,防止悲劇一再發生,在求重典之餘,或許也該理性探討、重建社會安全網的重要性。
政務委員林萬億:「需求者跟服務提供者之間沒有銜接,那不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間也沒有結成網,所以這個網的洞就越來越大,很簡單的做法就是,那就把那個人判死,能不能真正解決社會中那麼多社會安全網的漏洞。」
社會有不幸福的人,但不該讓不幸的事發生在幸福的人身上,當槍聲在爭議中響起,台灣社會對於廢死的正反立場卻始終沒有拉近。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07/09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