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擁有百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本館,經2個月閉館修復後將於21日重新對外開放。其中,依循文資法嚴格標準下修復完成的建築細節,以及全新的博物學與自然史文物展覽都是看點。
1915年完工的台博館本館座落於台北二二八公園內,出席今天開幕典禮的文化部部長鄭麗君特別說明,台博館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過去曾有三次的閉館整修紀錄,今年9月閉館已是第四次。
鄭麗君強調,這次的修復是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後首度進行的修復工程,具有極大意義,「這是我們依照文化資產嚴謹的標準,以及維護文化資產的目的去進行的整修。」
其中,位於地下室空間的高壓變電站的機電設備全數更新。而大廳牆面的紋飾還原、受損結構修補與人造大理石的修補重塑,是這次最挑戰之處。台博館副館長王逸群說明,整個整修計畫包含前期研究,其實已經進行多年,因服務民眾需求與預算問題而遲至今年才正式閉館展開修復。
「真正實作後才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因為難度最高的不是還原原貌,是失落的技術的找尋。」王逸群說。
其中,由石膏製成的人造大理石牆面,得考慮花紋的一致性,「我們請郭清波匠師實驗了好多種不同石膏、調色法才修復完成。」此外,玻璃窗戶的縫隙修補,也不是使用一般的矽膠,是靠油灰加桐油的工法才完成。王逸群說,因應文資法的規定,整個修復過程的工法與過程,都有詳實紀錄,對於未來的維護與相關修復將有很大助益。
除了這些建築工法的修復與建築本體的雅緻細節,台博館也因應重新開幕推出籌備了3年半的常設展「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長達3年未對外開放的三樓空間將重新對外展示。
裡頭展出367件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含已宣告滅絕的「台灣雲豹」標本、霧社事件領導者莫那魯道生前唯一遺留的貝珠踝飾、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稀有礦石「北投石」等多項台博館的珍貴蒐藏。
台博館一樓另有特展「鮭鄉何處:台灣鉤吻鮭發現100週年特展」與台灣首次以飛蟲為主題的「昆蟲飛行密技特展」。台博館館長洪世佑特別說明,一樓的兩個特展這次都以模組化、簡易為風格,宣告未來在偏鄉與離島都將安排這兩個特展的巡迴展出。(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7/11/20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