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報導】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曾花了不少時間,描述台灣海岸線遭受破壞。齊柏林的鏡頭,捕捉到漁港密集開闢、消波塊林立、海岸濕地面積逐漸減少,包括桃園觀音鄉藻礁,因海水污染生長趨緩;高雄茄萣區沿海,因碼頭設置阻斷沿岸漂沙源,導致海岸逐漸流失侵蝕;花蓮海岸邊垃圾場崩落,垃圾遭海浪冲蝕,這些問題,至今仍無顯著改善。
據統計,到2050年,全球海洋垃圾就會比魚類還要多,屆時四面環海的台灣也無法獨善其身。齊柏林的《看見台灣II》就打算拍攝荷蘭青年柏楊史萊特(Boyan Slat)的清除太平洋垃圾帶計畫,希望台灣能從中學到經驗。
台灣被各種港口團團包圍,其中,漁港的密度居世界之冠,平均不到9公里就有1座,港口防波堤所產生的突堤效應,被證實是海灘的殺手之一。3年多前《看見台灣》上映,震撼了台灣社會,人們感動於空拍畫面呈現的台灣壯麗之美,更痛心於著眼於經濟利益,對台灣土地造成的傷害。
看完整內容
延伸閱讀
分解塑膠當食物! 蠟蛾幼蟲垃圾剋星
生前計畫曝光!「齊」攜荷蘭青年拍海洋垃圾
讓少塑變多數 小琉球看海龜要知道的事
【山河仍破碎】清境百棟違建民宿 縣府未拆理由好離譜
【山河仍破碎】齊柏林關注空污問題 新片預告特別突顯
【山河仍破碎】齊柏林墜機疑點多 半桶油不應起火卻燒光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7/06/14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