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齋戒月不是為挨餓,而是反省、重生、回歸純淨」。穆斯林的齋戒月正在進行,對於穆斯林而言,它的真正用意不是禁食,而是透過反省,學習超越身心誘惑,回到純淨狀態。
印尼近2.6億人口中逾85%是穆斯林,每年最大的宗教盛事就是齋戒月(Ramadan)。穆斯林在齋戒月中,從日出到日落之間不可進食,這是伊斯蘭教的核心之一。印尼今年的齋戒月落在5月27日至6月25日間。
「齋戒月不是要挨餓」。對於不了解齋戒月意義的民眾而言,「不能吃喝東西」、「挨餓」似乎就是齋戒月的同義詞。不過,對於穆斯林而言,齋戒月不僅是禁食,而是穆斯林反省、重生及回歸純淨的機會
雅加達市郊唐格朗(Tangerang)的穆斯林社區。齋戒月期間,當地一間清真寺內湧入許多穿戴整齊的穆斯林,他們先是到盥洗室淨身,接著到大廳跪坐,禱告祈福,只見許多穆斯林虔誠闔眼祈禱,口中念念有詞,有的穆斯林因感念阿拉庇佑而熱淚盈眶。
當地穆斯林阿布杜(Abdul Rohman)告訴中央社記者,齋戒月結束的隔天就是開齋節(Idul Fitri),Idul是指回到新生狀態,Fitri是指純淨或神聖,經歷一個月的齋戒,意義是要讓穆斯林回到純淨的狀態,一切讚美歸於阿拉。
阿布杜說,穆斯林在齋戒月中學習反思過去及忍受飢餓,也學習如何超越身心的誘惑,經過一個月的齋戒後,將能重生回到純淨狀態,就像是新生嬰兒一樣,大家都希望經過齋戒後,未來生活能更符合阿拉的教誨。
齋戒月結束後隔天為開齋節(Idul Fitri),這個節日等同於華人的農曆新年一樣隆重,經歷一個月的齋戒月後,於開齋節當日前,幾乎所有穆斯林都會趕回自己的家鄉和家人一起過節。
對於在外地打拚的穆斯林而言,開齋節就像是他們的新年一樣,辛苦了一年,無論如何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而回家時總是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禮物與紅包。
而很多到了年紀需要接受割禮的穆斯林兒童們,也會在齋戒月或開齋節這段時間接受割禮,完成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洗禮。
沒有璀璨絢爛的跨年煙火,也沒有震天價響的爆竹、鑼鼓賀歲,印尼穆斯林的新年「開齋節」訴求的是透過一個月的齋戒、反省,學習超越身心的誘惑,讓穆斯林回到純淨的狀態。
他們會穿戴整齊,攜家帶眷前往清真寺禱告完後,回到住處,眾人彼此祝禱,共享食物,並交換經過阿拉賜福的小禮物,為開齋節及往後虔信的一年揭開序幕。
雅加達當地華人穆斯林吳迪表示,穆斯林經過一個月齋戒後的開齋節就像是華人社會的過年一樣,要走親訪友,並接濟窮人。
他說,在宗教上而言,開齋節代表穆斯林按照阿拉的命令,完成一個月的功課,感應到阿拉給予的回賜,內心會感到特別喜悅。
值得注意的是,齋戒月期間,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之間不可進食,愛和人吃飯、飲酒搏感情的外國旅客和非穆斯林民眾,得記得不要隨便揪人吃飯。
你想吃些什麼?」對於外來旅客而言,齋戒月期間得注意不要輕易脫口說出這句話,以免引來尷尬。
由於齋戒月期間,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之間都不能進食,外國旅客在印尼旅遊遇到齋戒月期間也不要找當地人吃午飯、喝下午茶,也不要自顧自地在穆斯林面前點上滿桌的食物,因為這對守戒禁食的穆斯林而言,是不太禮貌的。
此外,齋戒月尾聲的開齋節如同印尼的新年,往往能帶動龐大的金流。印尼往年開齋節返鄉潮帶來的金流達到近百兆印尼盾(約新台幣2400億元),其中最大的比例是交通費,其次是給親友的饋贈。(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7/06/1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