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農作真種電?監委下鄉查光電四大縣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柯勝雄 吳建宏 報導

2017/04/17 21:32

為了配合國家綠能政策,近幾年台灣的農地被用來發展太陽能產業,但一來不少業者沒有農地農用,大大浪費農業土地資源;二來如果安裝的是固定式的太陽能板,需要日照的植物缺乏充足陽光,其實也不利生長。因此現在農委會要求,光電業者應該挑雞舍、豬舍,或不利耕種的農田種電,像是地層下陷區或土壤鹽化區,才不會讓珍貴的農地資源逐漸消失。

 


把太空包一個一個倒過來置放,採收期才剛過,菇寮裡的工作人員忙著翻包,要刺激菌絲生長,不用全日照,陰暗潮濕的環境是香菇成長的好地方,走到附近看看,還有黑木耳種植區。

採收期接近尾聲,香菇和木耳的室內農場準備休養生息,不過屋頂上方一整排太陽能板,只要有陽光,一年365天都會持續運作,按照契約可長達20年到25年之久。

光電業者徐聰平:「其實我們跟屋主提供的條件是說,我們把整個屋頂做一個翻新,我們看到上面屋頂都是新的鐵皮,然後如果說一些結構比較差的,其實我們會做一個補強。」
 


太陽能板不只裝在菇寮上,雞寮或豬舍的閒置屋頂經過業者翻修補強,就搖身一變成為發電基地,放眼望去,這一甲地一天能生產1800度電,光電業者承租閒置屋頂,以發電收入的6%當租金,雞農一年進帳超過20萬,不無小補。

雞農林先生:「屋頂上面鋪了太陽能板之後,畜舍裡面的溫度也會降低3到5度,所以相較下面的雞就比較不會熱了啊。」

政府發展綠電,目標2025年,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要佔整體發電量20%,因此民國102年開始,政府允許農地配合發展綠能,但前提是必須兼顧農業生產、農地農用。

不過近年來傳出不少「假農作、真種電」亂象,也就是在優良農地上隨便種些地瓜葉或青菜,規避查緝,102至105年間,81座違規光電棚遭到撤照,希望遏止歪風。

農委會企劃處長蔡昇甫:「如果我可以同時兼顧這個農業的經營,跟這個就是配合國家的能源政策的話,那政府又為什麼要來禁止我,所以這個關鍵還是在於就是說,他到底有沒有經營這個農業的事實嘛。」

為了補破網,農委會104年再出手,限制業者只能在地層下陷區、鹽害土地等不利耕作的農田架設太陽能設施,像雲林台西鄉土壤貧脊的沿海就是一例!

光電業者徐聰平:「如果說整個壽命到20年期滿或25年期滿之後,那上方的鋼構材料拆除之後,還可以再回收利用,那下面的水泥樁,我們只要把它拔起來,那整個土地其實就基本上都可以還給農民。」
 


農村人口老化,閒置農田出租,是為數可觀的業外收入,不過農地是珍貴資源,就怕投入發電,未來很難恢復農用,因此找出折衷作法,刻不容緩!

雲林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張子見:「整個工廠,包括整個住宅的屋頂,包括不適用的農地跟相關的交通路線,跟台電的饋電系統,能夠去做一個整體的調查,才能做完善的規劃。」

光電業者陳坤宏:「太陽能的效率比較差,所以它必須使用比較大的面積來安裝,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現況,倘若我們沒有辦法盤點出一個比較適合太陽能安裝的場域,然後不斷讓太陽能業者無辜地被扣上帽子的話,其實只會導致越來越多的業者退出這個市場,或是其他的金融業者望之卻步,而不敢做投資的動作。」

發展綠能的遊戲規則欠缺完整規劃,結果好的農地消失,合法光電業者也成眾矢之的,政策美意結果兩敗俱傷。

更多優質新聞,都在TVBS新聞APP!立刻下載再賺1200元!活動詳情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更新時間:2017/04/17 23: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