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喝完的飲料瓶,隨手就會丟去回收了,但這些被大家使用完丟棄的玻璃,其實都能夠被回收,甚至還能變成藝術品,在台灣就有這麼一間40多年歷史的玻璃工廠,回收了全台大概50%到70%左右的廢棄玻璃,透過專業處理,重製成玻璃碎料,這些回收玻璃能夠再次使用,甚至變成了精緻美剔透的藝術品。
耐著高溫,位在新竹的這間工廠,玻璃師傅們正在產製一個又一個的玻璃杯,上千度的高溫讓玻璃軟化便於塑形,看著有30多年資歷的老師傅,靠著經驗拿捏吹燒力道,產製速度快又精準,但這些剔透的玻璃製品除了靠技術,當然還需要製作原料。
記者詹舒涵:「而你很難想像,像這樣的玻璃杯原料其實來自於這些回收品,像這樣子的廢棄玻璃在這兒堆積如山,而且每年可以回收10萬噸的量。」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不管是容器玻璃、平板玻璃或者是我們所稱為LCD面板玻璃,都是我們有回收的,這些雜物的話,我們都要經過破碎之後再經過篩分去除。」
滿地的廢棄玻璃瓶,上頭五花八門的標籤,瓶子裡甚至有水果殘渣,這些被認為沒價值的東西,在吳庭安眼裡可都是寶貝,因為家裡經營40多年的玻璃廠,都靠這些回收品再造利用。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他有2個最大的優點,第一個是你不用再去開採原礦物,所以你就不用再去耗費那些資源、或者能源去開採礦物;第二個是如果回收之後再處理,可以把它加回我們的熔爐重熔,我可以降低熔點的溫度。」
目前全台50%到70%的廢棄玻璃,都由吳庭安的工廠來進行回收,透過分類分色再到清洗研磨、再次篩選分類才能成為玻璃碎料,60到70% 能再度成為工業原料再次被大量運用,而20到25%能夠做成建材。廢玻璃研發出的發泡磚,以高溫燒灼卻能完全不冒煙、也不會瞬間起火。
記者詹舒涵:「除了非常防火之外,還有一個秘密功能,就是非常的隔音。」
蓋上發泡磚瞬間變的寧靜,這樣的玻璃建材可是吳庭安的苦心研發。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那發泡磚量產的過程中其實非常的艱辛,因為其實那時候我跟我們廠長在做研發的時候,大概歷經時了接近1年,然後我和廠長還就是頭都被燙傷。」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像這個很漂亮對不對,這個是很晶瑩剔透,因為是重新用了光學玻璃重熔下去做的。」
研發過程有很多無奈,但談起滿屋子的玻璃藝術品,吳庭安語氣一轉表情相當自信,因為這些全是用自家的回收玻璃做出的精美藝品。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那藝術品的話大家會最驚艷,因為藝術品他其實是一個非常美的東西,那大家會覺得說原來重熔的玻璃,可以做出讓人那麼驚訝的一件事,其實非常感動的一件事。」
目前這些回收玻璃藝術品每年開發出10到20種新品,企業合作設計也有20到30件,最近甚至被知名建商邀請,在台北市街頭設置玻璃裝置藝術,回收玻璃片宛如大片白雪,搭上像冰屋狀的裝置藝術,就好像一座冰屋。
忠泰美術館主任黃姍姍:「用玻璃的特性,打造了一個完全透明的玻璃屋,讓人可以在裡面享受寧靜的冥想空間。」
循環利用的概念被融進了藝術品裡,而2011年工廠也轉型觀光,開放民眾預約體驗,由老師傅指導教學,就連小英總統也曾前來體驗,親自了解廢玻璃的再造利用。
玻璃廠第二代接班人吳庭安:「藝術玻璃其實是最好於人們去展現說,原來玻璃的美是怎麼樣的,所以可以變成一個教育性質,讓所有來這裡的觀光的人,都可以了解回收玻璃的重要。」
透過玻璃回收再造技術,現在每年都能為台灣省下1億6千8百萬公斤的碳排量,相當於500座大安森林公園,以老工藝落實永續環境,讓廢棄玻璃有了多元商機。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6/10/27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