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震頻繁,氣象署為了強化災害預警和氣象預報能力,今年增建38座地震站,共計達632站,計劃今、明兩年完成高雄、台中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預警時效從10秒縮短至7秒,並預計2028年在台灣南部海域,鋪設200公里長的海纜,沿線設置3座海底地震觀測站,提升馬尼拉海溝所引發地震海嘯的預警。
圖/TVBS
交通部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陳達毅:「地震預警的原理,就是需要這些地震儀器去測量地動訊號。」
為了強化強震即時警報,氣象署今年增建38座地震站,在全台達632站,24小時監測記錄地動情形,讓警報系統更即時精確。
交通部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陳達毅:「只要有即時連線的大概有超過600座,所以等於說,在全台灣各地的地震儀,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資料傳回到台北這邊做分析。」
台灣地震很頻繁,從0403大地震發生後截至10月30日,主震加餘震共有1718起,氣象署預警秒數再精進,從111年,陸續針對六都建置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目前雙北、桃園、台南已完成建置,預警發布時間,從10秒縮短到7秒,計劃今、明兩年,高雄、台中也將建置完成,地震預警盲區也由35公里縮小到25公里。
交通部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陳達毅:「當它很均勻很密的時候,也就是說不管它發生在哪,我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有至少4個到6個地震站,可以接收到地震訊號,那我就可以進行資料處理,以現在的水準來看,如果地震發生在台灣島內,然後深度大概10公里以內,大概就是7到10秒,可以把地震的資訊都算出來,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鋪設海底電纜,然後把地震儀放在上面,因為大概有70%左右的地震,都是發生在東部外海。」
從過去地震紀錄來看,台灣發生地震有70%出現在外海,目前只針對南澳海盆、花蓮、台東至屏東外海鄰近區域,建置700公里9個海底觀測站,為了擴大地震監測範圍,氣象署預計2028年,在台灣南部海域,舖設200公里長的海纜,沿線設置3座海底地震觀測站,預警發布時間會大大提升,專家也建議,可以和菲律賓測站連線,發生在海域的地震會更好掌握。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系退休教授李錫堤:「把你的網的範圍擴大,擴大到菲律賓,擴大到呂宋島,擴大到琉球島、弧宮古島等,那當然你這個測網的範圍就擴大了,就可以測得更快更準。」
交通部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陳達毅:「菲律賓這邊的陸地上也有一些地震站,目前也有即時訊號,不過我們還沒有跟他們有接洽,也許未來應該會朝這個方向努力,讓這邊的地震訊號,也可以傳回到我們的資料處理中心。」
台灣位在地震好發帶,研發AI技術強化預警效能是未來趨勢,中央大學團隊就開發出,以AI深度學習技術,結合影像功能,打造地震預警系統,最初測站後3秒,就可提供各縣市震度,正確率達九成以上。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詹忠翰:「就是用一個所謂的一個深度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是用影像辨識的方式,那在這樣子的架構底下,我們就把所謂的一個地震的波形,當作一個影像,我們就交給這個機器來去學習說,你看到什麼樣的一些波形的時候,或是說看到什麼樣的影像的時候,我們就要去進行多少的震度的預估。」
以0403花蓮規模7.2大地震為例,透過7秒震波分析,就可以評估,台灣多數地區震度,可達4級以上,透過AI地震預警系統,預估震度更加準確,發布速度也比傳統地震預警系統來得更快。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詹忠翰:「那以氣象署或是絕大部分的一些,傳統的地震預警的一個系統來說的話,它其實是必須要內部的一些演算,而這些演算雖然說它是可以用非常,非常好的一些電腦來去進行演算,可是它再怎麼樣都需要花一些時間,而我們這個AI的一個,地震預警系統來說的話,它可以直接辨識它,它每一個測站,它看到的一個波形,我們其實可以在地震後,三秒開始發布,發布我們的一個預警,預警的一個結果。」
當發生大地震時,預警通報分秒必爭,預警秒數不斷精進,讓民眾有更多寶貴時間來應對災情,將傷害降至最低。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4/11/09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