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地區的公車從去年七月開始改變刷卡付費的方式,以往只要上車或下車時刷卡一次就好,現在改成上下車都要刷,這不只是改變乘客的行為模式,還能記錄乘車資訊大數據,讓相關單位更精準的整合公車路線。
公車進站,乘客們魚貫上車,川流不息的台北街頭,公車客運繁忙穿梭,前一台才載滿乘客離開,下一班沒幾分鐘立刻靠站,綿密複雜的公車系統,宛如城市中的血管,串連起市民們通勤運輸的命脈。
記者顧上鈞:「上公車刷卡,下公車時再刷一次,這是每個公車通勤族再熟悉不過的事,但其實在去年七月以前,雙北只要下車時或上車時刷一次卡就好,現在變成上下車都要刷,這個小小的改變,背後藏有玄機。」
每次上下車刷卡,就是在一點一滴建構大數據資料,大台北地區的運輸通勤輪廓也越來越清晰。
台北市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一個這樣民眾,他也不用再去記,什麼時候要上車刷卡,什麼時候下車刷卡,那另外他也可以從這邊去獲得一個大數據的資料,因為以前只有上車刷或下車刷的時候,只是某一個點位,我們沒辦法知道他比如說從哪裡到哪裡,但是透過上下車刷卡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他一個旅次的起迄點,所以在公車路線的規劃上,就會更加的方便。」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充分運用大數據,規劃更實用的路線,像是677跟298號公車,就因此刪減使用率太低或重疊的路段,而行經仁愛路的261號公車,則在密切檢討中。
台北市公運處股長張佑華:「紅色這個是261,綠色這個是仁愛幹線,那我們這邊就可以直接看得出,它重疊的路段就是在仁愛路上,那以261來講,它在重疊這邊之前的運量,它是佔了60.8%,一直到我重疊路段仁愛路上的運量,我其實只佔了11.46%,那我可以透過路段擷取的方式,把這個261的路線縮短。」
用上下車刷卡來紀錄乘客習慣,不僅能有效整合路線,避免資源浪費,還能以百分百的準確度,分析轉乘需求,轉乘時間等細部資料,過去要新增公車路線很容易,刪除冷門路線卻很難,現在用科學數字說話,溝通協調變得更簡單。
台北市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以往可能這方面數據,不是那麼清楚的時候,變成說你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去每班車都去派人去從頭坐到尾去計算,那我們覺得這樣第一個很浪費時間,第二個人力的耗損上也非常大,那現在透過這種上下車刷卡資料之後,整個營運上可以變得比較有效率。」
改變刷卡模式的好處還不只如此,過去在雙北地區搭公車,有些路段只要上車刷,有些則是下車刷,若因為路線長短不同,分為一段票,兩段票,可能又會更複雜,常常搞得民眾一頭霧水,現在統一改成上下車都要刷,讓搭車付款更單純,因此新措施上路後,幾乎沒有適應上的陣痛期。
客運業者侯柏仲:「(過去)很多乘客他會忘記,這個站到底是要上車刷還是下車刷,那並沒有事先把悠遊卡準備好,那現在因為固定的模式,上車刷卡一次,下車再刷卡一次,他們都會在事先就把卡片準備好,那相對的在上下車載客這個時間就可以快速很多。」
台北市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目前坐公車再去轉捷運,它是有轉乘優惠的,那以前的話有些路線它可能比較長,你上車刷了之後可能坐車,就坐了大概30、40分鐘,然後你下車再去捷運站的時候,或許有時候你中間再去上個洗手間,還是什麼之類的,變成超過它的一個轉乘優惠時間,那你現在上下車都刷,以下車時間去做計算的話,原則上你可能就是在10至20分鐘,你去上個廁所或去買個東西,基本上都還在轉乘的優惠時間內。」
政府推廣大眾運輸節能減碳,但公車班次也不是越多越好,科技化掌握行車資訊,才能讓大眾運輸恰到好處,奔騰往返的通勤網路,下一站要到哪,在刷卡進出之間已留下完整的紀錄。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11/17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