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走過20年 地震警報、週期科學化

記者 黃琲茹 / 攝影 陳建銘 報導

2019/09/20 12:30

20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全台2415人死亡,5萬多間房屋倒塌,台灣走過震災20年,儘管現在,地震距離我們還是很近,但透過地震科學研究,我們已經能做到,在劇烈搖晃發生前幾秒,發出地震警報,爭取逃生的黃金時間,但,從百年的地震資料來看,規模7的大地震,平均25到30年就會發生一次,921走過20年後,面對強震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

 

921震爆點屋主朱中村:「想要爬上去,結果因為腳斷了,爬不上去,瞬間大搖晃了,那不得了了,那時候就真正叫做山崩地裂。」

傾斜屋屋主劉貴圓:「我們家轟隆轟隆,整個山,聽到是在搖,但是聽的聲音都是整個山滑動。」

記者黃琲茹:「山腰上的傾斜屋,把地震的瞬間給記錄了下來,觀眾朋友透過鏡頭,應該可以感覺得出來,我身邊這棟房子是傾斜的吧,它傾斜的方向是由東向西,角度大約是30度,隨著鏡頭我們一路往裡面看,可以看得出來,它還是保有當時,20年前地震那瞬間留下的痕跡,可能是受到磁場影響的關係,進到傾斜屋,就會不自覺的,往地勢比較低的牆面這邊靠,這房子到底有多斜呢,我們實際丟球來試試看。」
 

921震爆點屋主朱中村:「這棟房子啊,那是我的倉庫,原本是在房子後面,那電線桿下來,那個那個那個地方,(921當時)50歲啊這樣子啊,那也經過20年了對不對,很快很快(真的很快)。」

一晃眼20年過去,家破了還好人還在,朱大哥選擇在震爆點重建家園,其實有原因。

921震爆點屋主朱中村:「許多人都會問說,朱先生,哇,你真是當地的受災戶,我說不是啦,我是平安戶啦,都會問說那當時,我們地震的過程中怎麼樣,那我們就在這邊,給人家做一個導覽,給他們有一個真實的了解。」

能夠死裡逃生,已經心懷感激,曾經破碎的家園,成了觀光景點,台灣走過921震災20年,但直到現在,地震最可怕的從不是發生,而是「無法預測」。

中市特搜大隊搜救犬隊隊員李俊昇:「它這邊是比較簡單的地形,開放式的,然後那邊是比較困難,目前全世界就是有大地震之後,保留下來的一個,現場的完整的災區,那在這邊可以實際遇到,真正災區,會發生的一些地形跟情況,地板是傾斜的,那再加上有很多破碎的瓦礫堆,那這些對狗狗來講,都是一個挑戰。」

記者黃琲茹:「我們現在進到北棟教室裡面了,從天花板跟我之間的距離,可以看得出來,整個建築物,當時被擠壓的狀況是有多嚴重,而另外一側的教室,更是因為,三樓的走廊整個塌陷下來,目前人已經是沒有辦法過去了,這裡的時間,就像停留在20年前的9月21日,不過其實這幾年來,它也為地震防減災,盡了一份心力。」

中市特搜大隊搜救犬隊隊員李俊昇:「那我們現在開始就是,先進行狗狗的繞場訓練,因為牠知道有人,那等一下我們會讓牠轉換,用嗅覺的方式去找到這個人。」
 

中市特搜大隊搜救犬隊隊員李俊昇:「這個基本上就是非常困難的一個考試,一項測驗,因為,第一個狗看不到人躲哪裡,那第二個牠,我們安排的位置是在牠,在訓練的過程中,牠是完全不會想到人在那邊,(停留的一個地方),對,牠不會停留的那個地方。」


搜救隊員:「好棒耶,鐵雄,好棒喔。」

台中霧峰的光復國中,當年幾近坍塌的校舍,成了搜救犬的訓練場域,沿著校舍一路往前,車籠埔斷層橫掃之處,教室操場,到處都是地表被撕裂的痕跡,20年後的今天,這些地震活教材,不再只是傷痛的記憶。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沛暘:「我們在20年前,我們可能花了20分鐘30分鐘,我們才知道地震在哪裡發生,那在經過20年以後,我們的地震儀的觀測,全台灣可能有700個測站,過去這2至30年來的資料,做很好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一件事情是說,我們看地震前面的一點點的波形,可能看個幾秒鐘,我就馬上知道說,這是大地震還是小地震。」

其實現在的地震速報,可以分為區域型跟現地型,地震發生時我們常收到的國家級警報,就是「區域型」地震預警系統,「現地型」則是利用單一地震儀,快速推估震源參數,簡單來說,對於地震訊息的發布,區域型預警比較準,現地型預警比較快,但除了被動預警外,台灣在地震科學的研究上,也獨步全球,利用GPS衛星資料,監測地殼變形的情況。
 


台大地質所博士生唐啟賢:「目前我們這樣的GPS測站,在全台灣運作中的,有大概400到500個,我們如果每天都幫,這個GPS站定一個位置,那長期下來,我們就可以知道,板塊是怎麼運動,那在發生地震的時候,這些位移在空間上的分布,我就可以去了解說,我這個地震的一些物理特性。」

921地震教育園區博士蔣正興:「20年前的921地震,那時候是沒有,沒有所謂的地震預警系統,921地震之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我們台灣大概有五次的地震,這五次的地震,都給我們提供很多的訊息。」

新聞片段:「在地震發生的數秒鐘之後,50多層樓高的吊車,從天而降。」

新聞片段:「上午8點18分,高雄甲仙規模6.4強震,突襲全台,震央在高雄甲仙東南方17公里,深度很淺,只有5公里。」

新聞片段:「鹿谷國中這處校舍,一整排的教室,不是天花板輕鋼架掉落,就是桌椅東倒西歪,連接主建築的鐘樓,更分離傾斜。」

新聞片段:「105年2月6日,凌晨3點,一陣天搖地動,引發台南維冠大樓倒塌。」

新聞片段:「107年2月6日,芮氏規模6.0強震後,雲門翠堤倒塌。」


中央大學地震風險中心主任馬國鳳:「從1900年到2010年,大概110年的地震活動,規模4的代表,你每個月都搖5至6次,那規模6是比較可能偶爾,會產生災害的,它的經驗值,大概每年是2個左右,規模7才是我們最擔心的,那0.4也就代表說,25年會發生一次,所以我們常常講說25到30年,因為它是一個平均值。」

921經過20年,對於地震,我們從一無所知,到掌握發生的週期,都是為了降低災損,地震科學結合防減災,其實已經落實在智慧建築的設計中。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長陳依民:「自動化的科技,將災難的源頭把它自動關閉,逃生門會自動啟動,那緊急避難燈的指引,自動亮起,會引導民眾去這個做避難。」

國震中心震災模擬組組長葉錦勳:「我們蒐集的資料一個是基本資料,另外一個是災損的資料,這個資料是散在各個單位的,它事實上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是說,它目前所蒐集的資料,是不是符合震損評估的需求,如果已經存在,那我們只要蒐集就好,如果不存在,是不是未來的這個管理單位,他需要趕快把這個資料,再建置起來。」

地震教育課程:「哇,開始搖了。」

每一次的天搖地動,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震撼教育,從地震如何致災,到怎麼防減災,每一次的地震中,我們都在努力學習,記取傷痛,珍惜生命。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提升貴人、桃花運秘訣一次看

👉12星座難以脫單原因大公開

👉MBTI 16型人格脫單祕笈公開


更新時間:2019/09/20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