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極端氣候作怪,短時間集中強降雨的天氣型態,已經成為全球常態,台灣自然也不例外。為了落實「海綿城市」概念,全台各縣市都有相關水利工程進行,而且你我生活周遭的馬路、公園綠地、停車場、開放運動空間,或家裡的空中花園,只要能暫時蓄積雨水、分散洪流,其實都是「海綿城市」的一環,學者認為,台灣民眾必須學著與水共存,「海綿城市」觀念仍有待建立。
全台灣歷經連日大雨,終於晴空朗朗,不過氣象局表示,27日到29日又有梅雨鋒面橫掃,劇烈強降雨可能再次出現,當極端氣候成為常態,台灣該如何防範。
5月20日那一天,短短3小時累積雨量180毫米,大水宣洩不及,開車走在淡金公路,彷彿陸上行舟,為因應下一次豪雨來襲,新北市水利相關工程得上緊發條。
新建的捷運下方,原本就規劃排水系統,現在兩旁水泥護欄,工人再鑽出7到8個方正孔洞,一旦再出現豪大雨,搭配路邊排水溝,希望有效減少積淹水。
新北市水利局技正陳冠華:「護欄在做復修的時候,它留設的側向排水路的部分比較少,所以(5月20日)當天的部分,是以單面排水的部分來做處理,那因為當天3個小時的降雨的部分,達180毫米所以其實單側排水路是不夠的。」
新北市2011年到2022年間,共列管126處積淹水地區,逐步進行改善工程,也陸續看到成效,以紅樹林捷運站附近的淡水中正東路為例,2017年6月2日,3小時累積185毫米的超強暴雨,曾讓這個區段汪洋一片,但加設滯洪池之後,520這波豪雨,積淹水已不復見。
新北市水利局技正陳冠華:「到達我們預抽水位的情況底下,我們的抽水機組就會啟動,然後將過餘的水,強排至下游的一個箱涵,我們這個部分空的池槽現階段就是,公所和市府的部分,會來定期地去做維(護)管(理)。」
減少洪災不只靠硬體,打造海綿城市,不妨從生活環境下手。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土吸完水之後它就會帶著水分,那我們知道牆壁是混凝土它一定有縫,所以有時候水就會滲到旁邊的牆,所以我們就用這種空心磚把它隔開。」
泥土可以替建築隔熱,隔離土壤和混凝土,就不怕壁癌產生。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墊高之後我們再放不織布再放泥土,所以所有飽和的水它就會往下走,然後就會走到原本的排水系統,所以只要排水系統不阻塞,這邊就不會積水。」
政大校園裡的綜合大樓有處空中花園,不僅兼具綠化與生態功能,豪雨來臨時也能發揮作用。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甚至公園綠地的開放空間,我們也可以讓它適當地,保有一些透水性能那下完雨之後呢,可能你可以讓它積個3、5公分,不要很快地想要把水往外排,(短則)3、4個小時,長則一天之內一定可以滲透完畢,那這樣就不會有病媒蚊的問題。」
前波大雨來得又急又快,河水一度漫過邊坡、淹過球場,乾掉的黃泥土留下積水痕跡,學者點出,公園綠地、停車場或運動空間,同樣能有效滯洪,急著把積淹水抽乾,並非正確作法。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孫振義:「減緩洪災的概念是,我們用空間去爭取時間,因為如果瞬時間大家都把水往外倒,那整個排水系統它會受不了,河川它也會受不了,所以透過空中花園滲透的土壤,或者是雨水利用系統,就可以幫整個大系統去做分流的工作。」
極端強降雨已成常態,改變防堵思維、多管齊下,才能與變動的環境共存。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9/05/24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