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TVBS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化學生物學技術,建構出可以在活體細胞中誘發TDP-43蛋白異常聚集的光控探針,可模擬漸凍人致病的進程並探討致病機制。
目前對於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為漸凍人症; ALS)及相關神經元退化性疾病,仍無法早期診斷跟治療,此項目也成為學者積極研究的領域之一。
中央研究院今發出新聞稿表示,中研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人則、化學所助研究員李賢明跟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黃兆祺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利用化學生物學的技術,建構出可以在活體細胞中誘發TDP-43蛋白異常聚集的光控探針。
中研院表示,近年來高度磷酸化的TDP-43蛋白已被證實為ALS中包涵體的主要成分,此蛋白在致病機轉中所扮演的角色卻仍然不明。
中研院指出,光控探針不需使用繁複費力的顯微注射方式,即可在特定時間及空間上控制內生性TDP-43蛋白在細胞質內形成聚集體,並藉此影響核質運輸過程。
中研院表示,這種由光控引發的TDP-43蛋白聚集體,也會造成神經元的退化及死亡,因此可模擬神經細胞在退化疾病中的狀態。
黃人則說,此項研究成果應用了新穎技術,以光遙控特異性致病蛋白的聚集,藉此模擬漸凍人致病的進程,用以探索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機制。相關的研究成果,正在申請專利,也希望能吸引國內外學界及業界對於此一領域的重視。
中研院說,未來期望可應用此光控探針於漸凍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在基礎科學及臨床應用上的相關研究。且此研究成果在2017年6月27日刊登在「美國化學會奈米」(ACS Nano)。 (中央社)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7/08/10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