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d Off」新益智節目 贏者‧就學貸款償清!

記者 書雨卉 報導

2018/09/07 19:50

你有學貸壓力嗎?現在越來越多人,還沒畢業就被債務纏身,甚至畢業好多年後,仍負債累累,而這種情況在美國越來越嚴重,特別是美國學貸總額,不斷刷新紀錄,高達1.5兆美元,甚至有研究指出,新一波畢業生必須為了學貸,把退休年齡延後到75歲,因此最近在美國,出現了一個反應非常熱烈的益智問答節目,因為答題的獎勵,就是要幫參賽者還清學貸!

 

全新的益智問答節目,自7月開播以來,反應極為熱烈,因為這裡提供的獎勵,不是獎金或獎品,而是幫20到30歲出頭的美國人,償還就學貸款。

電視節目"還清債務"主持人 托比:「歡迎收看『還清債務』,這是一個專門幫你償還學貸的遊戲節目。」

每次共三位參賽者,從提問基本的常識問答。
 

主持人:「我們問了100名大學生『你最想跟哪位已故總統共進晚餐?』」
主持人:「Adaeze。」
參賽者:「想跟林肯。」
主持人:「因為他的帽子嗎?」
參賽者:「其實是我喜歡男生有好看的鬍子啦。」
主持人:「他的是經典,他絕對經典。你並不孤單,回答最多的就是林肯,是排名第一,Adaeze加200美元。」

一道道題闖關,答對的越多,還債的比例就越高,也就越接近最終的「還清債務」關卡。

主持人:「一個新大型疾病的第一位帶原者,通常被歸類為什麼病例?」
參賽者:「原發病例。」
主持人:「正確。」
主持人:「瑪莉馬龍,一名在1900年代早期散播疾病的廚師,她被冠上什麼暱稱?」
參賽者:「傷寒瑪莉。」
 

主持人:「正確。」

問答益智節目,看似好玩又刺激,但這些參賽者,可沒把它當成遊戲在玩,因為身上揹的債務,現實又沉重。

《還清債務 》節目宣傳片段:「(Ryan)有42017美元的學貸,(Lace)有28587美元的就學貸款。」

目前全美的學貸一族,多達4400萬人,也就是每四個美國人,就有一人負債累累,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32歲的丹比,就是其中一人,她在不少人稱羨的紐約時尚業工作,還當上批發營運經理,卻被30萬美元的就學貸款,像緊箍咒般綁住。
 

32歲學貸族 丹比:「我的一半薪水,幾乎三分之二的薪水,都拿去繳就學貸款了,每一個月,我都沒能力存錢、沒能力去投資,某段時期我甚至以泡麵和平價比薩度日,過日子不容易。」

而全美的學貸總額,不斷刷新紀錄,光是過去十年,就增加了近三倍,飆上1.5兆美元,美國畢業生的平均負債,則達到37000美元,換算下來將近114萬台幣,位居世界之冠。

32歲學貸族 丹比:「大家都在給你施壓,快點完成、拿到你的文憑,你必須要把書唸完,你必須做這個、必須做那個,而這種時候沒有人會說:『當你畢業後不管有沒有工作,你就開始負債,而且是背很多債。』。」

如今這個問題繼續在惡化,因為美國學費越來越貴,現在要在美國拿到一張大學文憑,得掏出比20年前多兩倍的積蓄,慘的是,獎學金等其他助學補助金,卻在不斷減少。

美國Finders.com理財網站經理 布洛斯基:「從一個17、18歲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你會怎麼做?你會坐在那說:『不,我不要升學了嗎?』現在外面每一份工作,都要求要有大學學歷。」

理財諮詢專家則認為,美國人對於錢財的知識太貧乏了,大多數人,可能連一個「複利」的觀念都搞不懂。

美國Finders.com理財網站經理 布洛斯基:「當你說,好,我打算貸款5萬美金就學,而你不知道這其實就代表,你必須在未來20年繳還10萬美金,依你的利率而定或許還要繳更多。」

一份更讓人驚心的最新研究預測,近幾年才畢業的大學生,必須要把退休年齡延後到75歲,原因之一就是學貸。而就在這個社會背景之下,一個以學貸為主題的節目出現了,靈感來源,則是主持人麥可托比的妻子。

美國影集《勁爆女子監獄 》片段:「你知道痛苦和受苦的差別嗎?痛苦一直都會在那,但受苦是一種選擇。」

麥可托比原是一名喜劇演員,因演出這部監獄影集,廣為人知,而自己也被困在債務的囚籠中,因為之前遇到妻子時,太太身上揹了上萬美元的學貸,以至於兩人和債務纏鬥多年。

電視節目"還清債務"主持人 托比:「嗨,我是麥可托比,我太太和我都被學貸纏身,唯一還清的方法,就是因為我接了內褲廣告,那麼其他4500萬有學貸的美國人怎麼辦呢?很遺憾地,內褲廣告沒有那麼多。」

不久之後,托比就以這段經歷構想這個以債務問題為中心的益智問答節目,就叫做「還清債務」,以輕鬆趣味結合社會議題,除了想喚醒大眾對於學貸的危機意識,或許也成了現階段,學貸族看到最亮的一盞明燈。

電視節目"還清債務"主持人 托比:「我們要幫你償還所有的債務。」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8/09/10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