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志影像
大陸是全球晶片最大進口國,一年晶片進口額可達三千億美元,但自主率僅僅三成,缺「芯」一直是以來大陸發展科技大國的痛點;尤其在美國晶片禁令、全球疫情衝擊產能下,大陸今年的晶片短缺問題更加嚴重。在大陸官方鼓勵支持下,各地掀起造「芯」熱,但號稱投入千億資金打造晶片廠,結果卻成為爛尾,像是曾經挖角台積電前營運長的「武漢弘芯」,不僅廠房蓋一半,拖欠包商錢、最初投資的大股東還是空殼;另外,今年在南京的半導體公司「德科碼」,也宣告破產。一連串的晶片廠經營問題,讓大陸造「芯」,現在看來成了一個個騙局。
從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再到汽車,晶片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零件,但受到美國晶片禁令、全球疫情影響半導體業產能,讓大陸陷入晶片缺貨潮。
科技產品財務部經理 余利媛:「晶片的那個排期比較久嘛,所以市場上還是有晶片,但是它從原來的話可能就是,比如說2元的東西,它可能就漲到8元了,漲價到4倍。」
漲價、到貨時間延長,更有業者形容這輪「晶片荒」,是3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大陸已經是全球最大晶片進口國,去年進口總額超過3千億美元,但晶片自主率卻僅僅達到三成左右。
央視新聞(2020.10.29):「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想擺脫晶片過度依賴進口,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在公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時,把打造科技強國、推動晶片自主,列入重點項目,因此更加快各地掀起「大躍進」式的全民造「芯」(晶片),光今年大陸新增經營項目涵蓋晶片、積體電路的企業就超過6萬家,比去年增加了兩成以上(22.39%)。但大陸晶片自主,還沒傳出喜訊,許多大項目陸續爆出經營問題。
台積電前營運長 蔣尚義:「弘芯公司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希望做這個系統代工,重新來規劃這個系統。」
挖角台灣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2017年砸人民幣1280億成立的「武漢弘芯」,曾經誇口要建成14奈米、7奈米以下晶片產線,供應手機、汽車需求,當時在大陸半導體產業喧騰一時;現在不僅蔣尚義發聲明,今年7月早退出,公司在武漢廠房,還成為爛尾樓。
記者 vs.項目建設工人:「(停工了?)停了,(停多久了?)一年吧,(已經停了一年),就去年年底到現在。」
廠房蓋一半停工,查詢公司財務,根本是欠債大戶!2019年11月因為拖欠工程款,被包商起訴;2020年還抵押生產器具,跟銀行貸款了人民幣5億多。
武漢環宇基礎工程總經理 王立銀:「2018年年底才給我們1千萬,現在總共還欠我們4100萬,畢竟東西湖北政府也占了10%的股份,我們就認為『信了』,最後就做了。」
更離譜的是,公司最初出資的大股東,曾承諾挹注人民幣18億的資金,結果只給了人民幣100萬,公司註冊地址還是假的。
註冊地址附近住戶:「(地址)是這裡沒錯,但這裡沒有公司都是住戶。」
武漢弘芯淪為一場半導體騙局,大陸晶片想拚國產化,出師不利。不僅武漢弘芯,在南京的「德科碼」規劃投資30億,今年也宣告破產;江蘇淮安的「德淮」半導體,財務屢屢出狀況,甚至爆出員工欠薪糾紛,最後丟下爛攤子,讓當地政府接管。
德淮半導體工作組副主任 徐玉泉:「主要是從(政府)機關裡面抽來的,搞行政的人比較多,搞財務、搞法律的人比較多,真的是搞半導體的,據我所知沒有。」
一窩蜂投入晶片生產,光砸錢還不夠,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就坦言「人才」才是大陸發展晶片自主的核心問題。
大陸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魏少軍:「不是一個簡單的草台班子能夠支撐得了的,而需要一個專業化的而且非常完備的團隊才能做事,這樣的團隊少則幾百人、多則要上千人,隨便來幾個人就來說一說,說我能做什麼事情,我想大概率事件不太會成事。」
大陸趕超進度,力拚晶片自主,沒打好基礎、沒人才當支柱,各地掀起的晶片亂象,上千億的投資發展,最後都成為泡影。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20/12/14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