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照/公視主題之夜Show 提供
12月1日是國際愛滋日,《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一部紀錄片,真實描述保守的以色列家庭面對長子出櫃與感染愛滋病毒,這一家人從憤怒、不解到互相體諒和解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孩子、家人感染愛滋病毒,你會希望他勇敢向您坦承嗎?你能陪伴他度過煎熬嗎?我們一起來透過這部充滿正向與溫暖的電影,來看愛是否能夠戰勝恐懼。
倫敦難得大晴天,陽光暖活和煦,曬日光浴的薩爾哼唱輕快的曲子,但是他的內心悒鬱孤單。
紀錄片《誰來愛我》:「我應該去拜訪鄰居才對,該死。」
薩爾形隻影單慣了,從他21歲離開家鄉以色列自我流放到倫敦,整整19年。現在除了正職工作,他還擔任「倫敦同志男子合唱團」的第二男高音兼理事。生活穩定,薩爾卻面臨天人交戰的抉擇--留下或是歸鄉。此時此刻,他期盼一個強大力量讓他下定決心。
紀錄片《誰來愛我》:「(歌曲I Need A Hero)我需要一個英雄,我整夜都在等待英雄出現。」
他盼到了父親大人的探訪,走到這一步十分不容易。23年前,17歲的薩爾因為性向被掃地出門。
紀錄片《誰來愛我》:「這確實是將軍寫給我的信。」
他口中的「將軍」便是父親。父親在他23歲生日時寄來一封家書,沒有關懷,只是隱晦的要他對感情做出妥協。
紀錄片《誰來愛我》:「『男人就是這樣,要有女人讓狀況軟化』,這封信終結了我和我父親的關係。」
時間慢慢修復決裂的父子關係,而父親來訪是比倫敦的太陽還要稀有。薩爾帶父親來到Soho倫敦同志大本營,父子倆坐在Frith Street與Old Compton Street交叉路口上的露天咖啡座,對著形形色色的男女啟動「同志雷達」。
薩爾的父親/紀錄片《誰來愛我》:「那對男女呢?」
薩爾/紀錄片《誰來愛我》:「他們怎麼可能是(同志)。」
薩爾的父親/紀錄片《誰來愛我》:「我不知道啊,我就是試著要讓你瞭解這一點,找個女孩,繼續當同志。」
薩爾/紀錄片《誰來愛我》:「懂了。」
父親仍舊沒放棄要掰直長子。但父子倆不再劍拔弩張,而是試著諒解彼此。虔誠猶太教徒的父親養育七個孩子,其中三個是兒子。他希望兒子成年後都能繼承衣缽當軍人,然後結婚生子。但老天給他開了一個大玩笑。
紀錄片《誰來愛我》:「他是同志的事實,讓我覺得好笑勝於難過。我說『你吃兩顆藥就沒事了』。」
父親寄予厚望的長子向他出櫃,離家出走,自我流放到了倫敦。其實,薩爾在14歲那年便察覺到性向,從此,將同性戀定義為殺無赦的宗教不再是他的心靈慰藉,更讓他擔心會遭到整個社區遺棄,只能躲在房間裡暗自哭泣。他的秘密後來被母親發現了...
薩爾的母親/紀錄片《誰來愛我》:「我經歷悲痛、憤怒。」
遠走他鄉的薩爾,因為痛澈心脾的失戀而靠著縱情聲色來逃避現實,最後感染了愛滋病毒。
紀錄片《誰來愛我》:「我沒先擔心生死的問題,我沒在想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要怎麼告訴爸媽。」
這或許也是無數的HIV帶原者,無論是否為同志,天下第一等憂慮的事。
紀錄片《誰來愛我》:「(歌曲:Only You)看向上方窗戶,就像是愛的故事,你聽得見我嗎?」
薩爾的母親/紀錄片《誰來愛我》:「我記得我還把我的牙刷,放到別的地方,真的很糟糕。我怎麼會白白浪費掉這些年。」
紀錄片《誰來愛我》:「(歌曲:Only You)我只需要你給的愛,我只需要再一天,我唯一需要的,就只有你。」
這部柏林影展電影大觀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得主,是薩爾與父母一段段往返倫敦與以色列之間的和解旅程。而留下或是歸鄉,能替薩爾下定決心的強大力量,不是父母,而是他自己,他要夠強大到正面迎戰故鄉保守家人與社區的異樣眼光,甚至恐懼和敵視。
薩爾的弟弟 大剛/紀錄片《誰來愛我》:「但看著你抱我的小孩時,我心想,你是自找的,我怎能確定現在你不會搞砸。」
最後會是恐懼擊潰了愛?抑或是愛戰勝了恐懼?在12月1日國際愛滋日來臨前,《公視主題之夜Show》選播這部紀錄片,映後進行公民論壇,邀請醫師解說對愛滋病該有的基本認知,並和主角薩爾越洋連線。
以色列愛滋專案組發言人 薩爾·毛茲 :「我現在狀況很好,回到以色列很多年了。」
薩爾搬回以色列,公開自己的身分,他目前擔任以色列愛滋專案組發言人,這個機構致力於保護與提倡HIV帶原者的權利,要讓外界不再歧視HIV帶原者與愛滋病患。
以色列愛滋專案組發言人 薩爾·毛茲 :「我們都有不同的山要爬。我們都得接受、去愛並擁抱自己要爬的那座山。」
紀錄片《誰來愛我》:「(歌曲:Go West)去西部,那裡的天空是藍色,去西部,我們就要那麼做,來吧,來吧,來吧,去西部。」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0/11/27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