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神舟18號將返地球 揭密太空養魚進展

記者 林閔榛 / 攝影 陳旭毅 報導

2024/10/30 12:25

中國大陸神舟19號載人飛船即將啟程,神舟18號將按計畫返回地球。神舟18號「出差太空」半年時間,一大突破是完成太空養魚計畫。在太空艙密閉的生態系統,飼養和人類基因有87%高度相似的斑馬魚,目的是探索未來人類在太空建立基地或長時間駐留,如何做到資源自己自足。

圖/翻攝自 微博
 

神舟18號載人飛船,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這次除了三名太空人,還安排了「特殊乘客」。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這裡就是斑馬魚的房間。」

太空魚缸看上去簡單,實際面臨不少考驗。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魚缸必須保持密閉狀態,否則水就會往四周飄散。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我們進行了(大陸)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也就是太空養魚。」

科學家為四條體長4到6公分的斑馬魚,打造密閉生態系統。水族箱裡有大約一升的水、還有藻類和微生物。斑馬魚呼出二氧化碳給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藻類產生氧供給斑馬魚,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未來在月球乃至火星實現長期生活打下基礎。」

斑馬魚的基因,超過8成和人類相同,大陸科學家天上養魚,目的是探索未來人類能在太空建立基地,長時間駐留時,如何掌握資源。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這邊種植的是生菜,根莖部分發黃的這區域就是前面我們剪食的部分。」

除了養魚,太空人還種起生菜、櫻桃番茄。只要研究出植物在太空中生長的規律,就可以再進一步嘗試種植糧食作物,甚至將來能前進火星種糧食。

神舟18號太空人李聰:「由於太空失重環境的因素,水不會像是在地面一樣老老實實待杯子裡,所以我們要用飲水袋來接水。」
 

日常小事,搬到太空,就變得困難許多,還要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身心承受極大壓力,因此太空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持健康!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李聰正在使用的就是我們的抗阻鍛鍊裝置,在軌通過深蹲硬拉划船等動作進行上下肢的鍛鍊。」

在失重環境長時間生活,會導致肌肉萎縮和骨質流失。太空人必須得透過握力器、彈力帶等工具輔助,增強肌肉力量。此外日常心電圖、血壓等身體監測工作更是不能少。

大陸央視新聞:「航天員利用腦電帽等設備完成腦力負荷任務及模擬航天駕駛任務,實驗全程收集腦電數據、任務績效數據以及主觀量表數據。」

練肌肉,也得顧心理狀態。只要戴上裝有多個感測裝置的「腦電帽」,太空人執行任務時,腦力負荷的影響就會被偵測上傳到電腦。這樣一來,科學家就能進一步分析太空人疲勞情況。
 

神舟18號太空人李聰:「在每一個睡眠區裡都有一個像這樣的懸窗,這是宇宙級別的懸窗。」

望出窗外,就能遙望地球。各地建設、景色盡收眼底。

神舟18號太空人:「出雪山越高原穿峽谷,奔流上萬里,浩浩湯湯的長江孕育出淵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太空視角看長江,彷彿一條跨越大陸東西的金腰帶。著名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也一覽無遺

神舟18號太空人李聰:「現在中國空間站正快速掠過祖國西北,蜿蜒的黃河流經黃土高坡在河套平原後奔流向東,土地逐漸呈現褐色。」

神舟18號太空人李廣蘇:「京杭大運河韓莊運河等水系把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淮河鏈接在一起,從洪澤湖往東流向黃海的水道,就是淮河入海水道,全長160多公里。」

神舟18號,4月載著大陸三位80後太空人,出差太空近半年,在結束任務前兩周,陸續進行,設備維護檢查、更換實驗樣本等交接神舟19號準備工作。

 

◤超夯旅遊新玩法◢

👉輕奢露營新玩法!盤點夢幻露營地GO

👉 Jennie新歌〈Mantra〉人辣車更靚

👉豪華露營車新亮相!旅行說走就走


更新時間:2024/10/30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