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仍持續低迷。(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中國股市在農曆春節封關前幾天,歷經千股跌停隨後又在「國家隊」進場護盤下陡升,讓超過7億的大陸股民飽受驚嚇。而在10天的新年假期喘息過後,19日是龍年開市第一天,究竟未來會是龍騰虎躍,還是龍困淺灘,全球都在關注。
 
中國上證指數5日跌到2018年以來最低的2643點,當天千股跌停,哀鴻遍野,大批股民湧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賬號的「保育長頸鹿」帖文底下留言,宣洩對A股不滿, 引爆A股「長頸鹿事變」。同一時間,《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整個國家都洋溢着樂觀向上的氛圍〉的專題報導,引起大量網友冷嘲熱諷。結果,《人民日報》很快便禁止網友對該文評論,各平台亦限制網友轉發這篇官媒文章。
2月6日,彭博引述消息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過問股市,將聽取中證監等部委通報市況和最新政策,立刻刺激股市回升。隔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突然被撤換,股民一片叫好。到2月8日封關前,A股從5日的2643點漲至2865點,創下1年3個月以來的最高漲幅。
2月9日至2月18日A股休市,除夕當天,有「券商屠夫」之稱的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特別「加班」,胡蘿蔔和大棒雙管齊下,為龍年開紅盤營造氣勢。然中國股市低迷只是「病徵」,「病因」在於經濟前景差、市場信心疲弱、融資需求巨大、外來投資減少,證監會對這些因素的影響力都很有限,習近平想用換人的政治手段來挽救股市,充其量只有一時效果。
 
中國經濟在2023年度過悲慘的一年,《金融時報》1月28日披露,由於市場越來越懷疑北京是否願意採取積極行動,提振疲弱的經濟,2023年流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中,近10分之9已經離開。根據滬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數據,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投資額在去年8月達到2350億人民幣(約台幣1.01兆)的峰值,隨後大舉拋售中國股票,目前只剩307億人民幣(約台幣1326億),降幅達到87%。
就以全球股市最大「金主」挪威政府養老基金(GPFN)為例,中國曾是GPFN第四大投資市場,2020年底持有的中國股票(包括港股及A股)市值約392億美元,佔其投資組合5.3%,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日本股票。
但GPFN這幾年逐步減持中資股,截至2022年底,中國資產僅佔GPFN總資產約2.6%,退為第8大市場,去年更把上海辦事處搬到新加坡。GPFN淡出中國市場,被認為是中港股市這2年深陷低迷的其中一個因素。
若就外資資金流向觀察,更可窺見市場對中國失去信心。2021至2023這三年,中港股市總共蒸發了6兆美元,2024年僅1個月,又蒸發了1兆美元,3年1個月總共損失7兆美元,等於跌掉英法兩國GDP總合。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裡,一直是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1991年至2011年間,GDP每年增長10.5%。2012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擴張速度放緩,但截至2021年的10年間仍維持6.7%的成長率。
如今隨著3年疫情後,房地產危機、支出疲軟和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中國官方發布2023年經濟成長率為5.2%,但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教授許成鋼直言這個數據不可靠,從失業率大幅上升、外貿及房地產行業走低,實際上最大的可能是0和1%之間。
至於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官方說仍可實現5%的目標,但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分支安聯貿易發表報告,預計中國於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3.9%,較房地產危機爆發前估計的4.5%增速為低。
 
就在各方一片看淡中國經濟之際,習近平2月8日在中共中央舉辦的「2024年春節團拜會」上,竟大言不慚地說去年大陸GDP超過126兆人民幣,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一個多月前他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時,還提到「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一些群眾就業、生活遇到困難,…」承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困境。但或許是股市跌得太厲害了,為了安定民心,不得不轉向高唱經濟光明曲。這和國安部不容許網上唱衰中國經濟,動輒對揭露經濟現況、憂心與批判經濟情勢者戴上「影響國安」大帽子一樣,都只是吹哨子壯膽的舉動。
與此同時,全球股市都在歡樂地上漲,美日德法意印等股市都創歷史新高,就連阿根廷這樣經濟糟糕的國家,股市也在上漲。中國和香港股市,是全球唯一2個連續3年都在下跌的市場。旅美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認為,這已經不能僅僅用經濟因素來解釋。中國股市3年的下跌,尤其是今年以來的暴跌,更多可能是由政治因素誘發的信心危機,必須從政治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釋。
中國股市在農曆春節封關前幾天,歷經千股跌停隨後又在「國家隊」進場護盤下陡升,讓超過7億的大陸股民飽受驚嚇。而在10天的新年假期喘息過後,19日是龍年開市第一天,究竟未來會是龍騰虎躍,還是龍困淺灘,全球都在關注。
中國上證指數5日跌到2018年以來最低的2643點,當天千股跌停,哀鴻遍野,大批股民湧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賬號的「保育長頸鹿」帖文底下留言,宣洩對A股不滿, 引爆A股「長頸鹿事變」。同一時間,《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整個國家都洋溢着樂觀向上的氛圍〉的專題報導,引起大量網友冷嘲熱諷。結果,《人民日報》很快便禁止網友對該文評論,各平台亦限制網友轉發這篇官媒文章。
2月6日,彭博引述消息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過問股市,將聽取中證監等部委通報市況和最新政策,立刻刺激股市回升。隔天,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突然被撤換,股民一片叫好。到2月8日封關前,A股從5日的2643點漲至2865點,創下1年3個月以來的最高漲幅。
2月9日至2月18日A股休市,除夕當天,有「券商屠夫」之稱的新任證監會主席吳清特別「加班」,胡蘿蔔和大棒雙管齊下,為龍年開紅盤營造氣勢。然中國股市低迷只是「病徵」,「病因」在於經濟前景差、市場信心疲弱、融資需求巨大、外來投資減少,證監會對這些因素的影響力都很有限,習近平想用換人的政治手段來挽救股市,充其量只有一時效果。
中國經濟在2023年度過悲慘的一年,《金融時報》1月28日披露,由於市場越來越懷疑北京是否願意採取積極行動,提振疲弱的經濟,2023年流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中,近10分之9已經離開。根據滬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數據,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投資額在去年8月達到2350億人民幣(約台幣1.01兆)的峰值,隨後大舉拋售中國股票,目前只剩307億人民幣(約台幣1326億),降幅達到87%。
就以全球股市最大「金主」挪威政府養老基金(GPFN)為例,中國曾是GPFN第四大投資市場,2020年底持有的中國股票(包括港股及A股)市值約392億美元,佔其投資組合5.3%,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日本股票。
但GPFN這幾年逐步減持中資股,截至2022年底,中國資產僅佔GPFN總資產約2.6%,退為第8大市場,去年更把上海辦事處搬到新加坡。GPFN淡出中國市場,被認為是中港股市這2年深陷低迷的其中一個因素。
若就外資資金流向觀察,更可窺見市場對中國失去信心。2021至2023這三年,中港股市總共蒸發了6兆美元,2024年僅1個月,又蒸發了1兆美元,3年1個月總共損失7兆美元,等於跌掉英法兩國GDP總合。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裡,一直是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1991年至2011年間,GDP每年增長10.5%。2012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擴張速度放緩,但截至2021年的10年間仍維持6.7%的成長率。
如今隨著3年疫情後,房地產危機、支出疲軟和青年失業率高居不下,中國官方發布2023年經濟成長率為5.2%,但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教授許成鋼直言這個數據不可靠,從失業率大幅上升、外貿及房地產行業走低,實際上最大的可能是0和1%之間。
至於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官方說仍可實現5%的目標,但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分支安聯貿易發表報告,預計中國於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3.9%,較房地產危機爆發前估計的4.5%增速為低。
就在各方一片看淡中國經濟之際,習近平2月8日在中共中央舉辦的「2024年春節團拜會」上,竟大言不慚地說去年大陸GDP超過126兆人民幣,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一個多月前他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時,還提到「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一些群眾就業、生活遇到困難,…」承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困境。但或許是股市跌得太厲害了,為了安定民心,不得不轉向高唱經濟光明曲。這和國安部不容許網上唱衰中國經濟,動輒對揭露經濟現況、憂心與批判經濟情勢者戴上「影響國安」大帽子一樣,都只是吹哨子壯膽的舉動。
與此同時,全球股市都在歡樂地上漲,美日德法意印等股市都創歷史新高,就連阿根廷這樣經濟糟糕的國家,股市也在上漲。中國和香港股市,是全球唯一2個連續3年都在下跌的市場。旅美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認為,這已經不能僅僅用經濟因素來解釋。中國股市3年的下跌,尤其是今年以來的暴跌,更多可能是由政治因素誘發的信心危機,必須從政治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釋。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4/02/16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