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大震「南海海槽地震」受到台灣民眾關注,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在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也預言2025年7月5日將有大災難,引發外界擔心強震發生。本文統整日本南海海槽位置、南海海槽大地震影響範圍、南海海槽大地震歷史以及南海海槽地震可能對台灣的影響。
目錄快速導覽
- 南海海槽在哪裡?位置與海底構造解析
- 南海海槽為何會引發大地震?影響範圍有多廣?
- 歷史上是否曾發生過南海海槽大地震?
- 2025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機率?專家預測與模擬情境整理
- 南海海槽大地震對台灣有何影響?
- 南海海槽大地震對日本影響與可能損害範圍
- 日本如何看待南海海槽地震?防災應變對策
- 網傳「7/5預言」是南海海槽大地震?科學觀點分析
- 南海地震會導致日本沉沒?釐清地震與版塊錯誤觀念
南海海槽在哪裡?位置與海底構造解析

南海海槽在哪裡?日本氣象廳指出,日本駿河灣、遠州灘、熊野灘、紀伊半島南側海域,經由土佐灣至日向灘外海,這一區域的海底溝狀地形由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板塊相接而形成,稱為「南海海槽」。海槽指的是在海底延伸的長而寬溝槽,最大水深不超過6,000公尺。
南海海槽為何會引發大地震?影響範圍有多廣?

南海海槽沿線的板塊邊界,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數公分的速度,沉入歐亞板塊之下。在此過程中,板塊邊界緊密固著,使陸側板塊被拉入地下,逐漸蓄積應力。當歐亞板塊無法再承受拉力並達到極限時,就會反彈並引發「南海海槽地震」。
若南海海槽地震發生,除了北海道與青森、岩手、山形和宮城等東北部分地區外,日本全域幾乎都會發生震度3以上強震,其中24府縣的最大震度預估將達6至7。
災情預估
- 死者:29萬8千人。
- 建築物損壞:235萬棟。
- 電力:2950戶停電。
- 自來水:地震隔天3690萬人無水可用。
- 機場:高知、宮崎機場因海嘯淹水、關西國際機場等部分機場淹水。
- 交通:東海道、山陽新幹線全線停駛 震度6弱以上地區全部鐵路停駛。
- 經濟損失:270兆3千億日圓,日本一年國家預算的2倍以上。
- 其他:日本全國物流網麻痺、災區工廠停止生產出貨。
更多新聞:日最新預測!南海海槽地震規模恐達9、29.8萬人亡 掀30米巨大海嘯
歷史上是否曾發生過南海海槽大地震?
南海海槽地震平均每100年至150年就會發生,最遠可追溯到西元684年。每次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就會引發海嘯,導致莫大損害。其中1707年的寶永地震發生後,約過1個半月後富士山就大規模噴發。此外,也出現過1年接連發生2次規模8強震的狀況。日本東北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後,1週內發生相同規模巨大地震的機率為2.1%至77%。
年代 | 南海海槽引發地震 | 規模 |
684年 | 白鳳(天武)地震 | 8.3 |
887年 | 仁和地震 | 8.3 |
1096年 | 永長東海地震 | 8.0~8.5 |
1099年 | 康和南海地震 | 8.0~8.3 |
1361年 | 正平(康安)東海地震 | 8.0~8.5 |
1361年 | 正平(康安)南海地震 | 8.0~8.5 |
1498年 | 明應地震 | 8.2~8.4 |
1605年 | 慶長地震 | 7.9 |
1707年 | 寶永地震 | 8.6 |
1854年 | 安政東海地震 | 8.4 |
1854年 | 安政南海地震 | 8.4 |
1944年 | 昭和東南海地震 | 7.9 |
1946年 | 昭和南海地震 | 8.0 |
2025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機率?專家預測與模擬情境整理
南海海槽巨大地震30年內發生率,2025年1月被日本地震調査委員會從70%至80%上修為80%左右。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鎌田浩毅指出,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最可能在2030年代發生,且極可能會誘發富士山噴發。他推測下次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芮氏規模將達9.0,造成的經濟損害估達220兆日圓,是2011年311大地震的10倍以上。
另一方面,東京大學地震學名譽教授蓋勒(Robert Geller)則對南海海槽地震預測持懷疑的態度。他向CNN指出,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個「編造的概念」和「純粹假設的情境」。蓋勒認為地震並非周期性發生,而是在任何地點和時間都可能發生。這代表根據過去地震發生的時間,來計算下一次地震何時發生意義不大。
香港天文台則表示,根據過去紀錄,南海海槽每隔100至200年便發生規模8或以上的巨大地震。海嘯沉積物研究也顯現過去幾千年以來,大約每300至600年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海嘯。若南海海槽發生地震,估海嘯波約在震後約6小時後抵達香港東南部海域。若地震規模為9.1,香港部分沿岸區域恐出現顯著海嘯。規模8.0地震則僅會對香港帶來輕微水位異常。
南海海槽大地震震央位置與最大震度模擬預測

- 震度6弱以上:涵蓋從神奈川縣到鹿兒島縣的24個府縣、600個市町村。
- 震度7:涵蓋從靜岡縣到宮崎縣的10個縣(宮崎、高知、愛媛、香川、德島、和歌山、兵庫、三重、愛知、靜岡)、149個市町村。
日本政府也依據過去災害紀錄,將預估震度6弱以上地區、海嘯將高於3公尺以上、海岸堤防較低區域指定為「防災對策實施區域」。
南海海槽大地震對台灣有何影響?
南海海槽地震對台灣的影響引發許多人好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雖模擬顯示其引發的海嘯對台灣影響有限,但民眾仍需做好準備。海嘯波高受地形影響,地勢平緩區域需特別警覺,海嘯靠岸時仍可能造成衝擊。
地質專家陳文山過去接受TVBS訪問時則指出,若日本發生大地震,海嘯發生會往空曠海域走,往東邊東南邊擴散,台灣在日本南端其實影響不大,除非地震規模達到8.5甚至到9以上。「如果要影響到的話,一般來講,那個海嘯要到,浪高海嘯高度要上,幾十公尺要10-20公尺這種」。
陳文山表示,若日本發生數十公尺的海嘯,要傳到台灣中間得先經過多個島嶼,島嶼幫忙擋一波,再影響到台灣,如果還有1公尺高的海嘯,還有幾小時能疏散。
更多新聞:「南海海槽」地震對台影響? 專家:相距上千公里
南海海槽大地震對日本影響與可能損害範圍
當南海海槽地震發生時,預計廣範圍搖晃時間約為2至3分鐘(120~180秒)。過去阪神大地震搖晃時間為13至15秒、311大地震約為3分鐘(180~190秒)。預計南海海槽地震發生時,先會出現小幅度搖晃,再來是大幅度搖晃,並會在弱搖和強搖之間反覆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強震發生時,出現在高樓大廈的「長周期地震動」現象。若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大樓最大搖擺幅度恐達6公尺、搖晃時間將持續10分鐘以上。
海嘯發生可能性與影響城市

若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發生,福島縣至沖繩縣25都府縣,將發生3公尺以上海嘯。關東地區至九州地區的13都縣,預估將發生10公尺以上海嘯。高知縣和靜岡縣部分地區恐發生最高34公尺的巨大海嘯,相當於8層樓高。
與「311地震」模式差異在哪?
地震發生後,海嘯到達的時間因震央區域與岸邊的距離而異。2011年的311大地震時,由於震央區域距離沿岸較遠,因此在某些地點,海嘯約在震後20至25分鐘左右到達。然而,若南海海槽地震發生,依據震央而定,靜岡縣和和歌山縣部分地區可能在地震發生後約2分鐘、搖晃還沒停止前就遭受海嘯襲擊。
日本如何看待南海海槽地震?防災應變對策
南海海槽地震在未來30年內發生的概率達約80%。代表地震隨時可能發生。為減輕南海海槽地震災情,日本政府不敢懈怠,正在採取各種措施,並於2019年5月31日開始施行「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訊息」。
日本氣象廳南海海槽地震應變發布流程:
- 當南海海槽附近觀測到異常現象,或地震發生的可能性被評估為相對提高時,日本氣象廳就會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訊息」。
- 若在南海海槽地震的預想震央區域內觀測到規模6.8以上地震等異象,氣象廳會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訊息(調查中)」。
- 接著會召開由專家等組成的臨時「南海海槽沿線地震相關評估檢討會」。
- 根據調查結果發布附有相應關鍵詞的臨時訊息,包括「巨大地震警戒」、「巨大地震注意」或「調查結束」,民眾必須依臨時訊息做好防震準備。
2024年8月8日在日本九州日向灘就曾發生芮氏規模7.1強震。由於震央位置距離南海海槽不遠,日本氣象廳當時首度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訊息(巨大地震注意)」,警告地震發生後一星期內可能發生強震,呼籲民眾做好防震準備。
臨時情報發布後,不少日本民眾到賣場搶購瓶裝水和防災包,震央附近飯店和觀光設施出現退訂潮,旅宿業損失估達5億日圓(約1億元新台幣)。所幸一週內未有大地震發生,警報於8月15日解除。
更多新聞:日本發南海海槽地震警告 一週內發生「規模8.0強震」機率曝
網傳「7/5預言」是南海海槽大地震?科學觀點分析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描繪「預知夢」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稱日本將於2025年7月發生災害,附近的台灣和香港也會遭受波及。隨著這個日子逐漸接近,許多人也擔心書中提及的災害可能就是「南海海槽大地震」。導致香港等地的旅客不敢前往日本,往返日港的班機減班。
事實上,這樣的預言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日本氣象廳也表示「根據目前的科學知識,無法預測地震或火山噴發的具體時間、地點和規模」。日本氣象廳大規模地震調查室長武田清史,過去也曾呼籲民眾「不要被謠言所蒙騙,盡量做好防災準備」。
更多新聞:曾料中311大地震!日本龍婆預言7月大海嘯「台灣恐受嚴重打擊」
南海地震會導致日本沉沒?釐清地震與版塊錯誤觀念
南海海槽地震會導致日本沉沒嗎?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指出,由於太平洋板塊從東側沉入日本下方,菲律賓海板塊從南側沉入,日本目前被這些板塊推擠,整體正在抬升。只要目前的狀態持續日本就不可能沉沒。如果日本真的沉沒,至少需要耗費上百萬年、上千萬年的時間,不可能發生人類能感受到的急遽下沉。
最近關於「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各種傳言在網上發酵。為了分辨訊息真偽、防止謠言傳播,日本大學危機管理學部教授福田充認為有2點至關重要:
- 不要輕易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不確定真偽的消息或轉發來源不明的文章。
- 確保資訊來源是來自值得信賴的機構,或確認是否有多個可信來源。
※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未經作者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轉載或引用。
TVBS前進日本獨家製作 ✖︎ 南海海槽地震系列專題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南海海槽地震發生機率?專家預測時間、範圍與對台灣影響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2/《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書店直擊 店員曝賣超好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3/大地震若來襲 災後站起的熊本將「主動支援」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4/日本建物抗震標準進化 日教授:睡這層樓以上較安全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5/地震停電停水 日人洗澡一習慣能救命台灣人也可學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6/熊本退休師憶震度7強震驚悚瞬間 學生家人遭活埋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7/餘震多!逾6成熊本人選擇車中生活 引發經濟艙症候群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8/熊本震後「動物園獅子逃走」?災難最致命是謠言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9/只知親友LINE斷網秒失聯 6檢查可先做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0/熊本商店街震後重創超市震垮 生活品有錢也難買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1/地震外國人怎麼辦?日本避難所難題多 先記住這幾個日文單字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2/大學教授示警「天災在你忘記時來臨」 熊本災後學生身負重任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3/地震防災包3準備法!日教授揭「循環儲備」平時就能做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4/航海王助攻熊本震後重生 草帽海賊團雕像帶來26億觀光財
南海海槽地震專題15/日本店員激推防災包開箱!大創紙馬桶超夯
訂閱TVBS新聞網YouTube,獨家內容搶先看
加入TVBS新聞LINE,重點新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