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海槽巨大地震30年內發生的機率,已從70%至80%上修至80%。日媒預估若地震發生,罹難人數最大恐達29.8萬人。除此之外,地震還可能導致近3千萬戶停電、逾3千萬戶無水可用,導致約5.2萬人因基礎設施受損等原因,於地震後死亡。
《NHK》報導,南海海槽巨大地震芮氏規模最大恐達9,靜岡縣至宮崎縣約10縣的震度達7。關東至九州有13都縣恐遭10公尺海嘯襲擊,導致最多恐有29.8萬人因地震、海嘯罹難,地震一週後仍可能有1230萬人離家避難。
這場大地震估計會重創日本基礎設施。除了北日本之外,日本40都府縣估計會有2950萬戶停電。考慮到除了送電網的損害外,還有發電廠的損害,停電戶數估計將比2012年預估的2710萬戶增加近9%。
若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發生,淨水廠和海邊的污水處理設施估計都將遭海嘯破壞,使災區的上下水道失去機能。40都道府縣約有3690萬人無水可用。地震發生後1個月,估計仍有460萬人受影響。此外,還有3570萬人無法使用下水道。
除了電力和水,通訊設備估計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災區約9成的固定電話將無法使用,大部分災區的行動電話也將難以通話。預估災區大約至少要等待7週,通訊才會恢復正常。
隨著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發生,外界擔心「土壤液化」也會對基礎設施造成重大影響。在愛知和大阪等大城市中,部分地區的地基較弱,土壤液化的可能性較高。如果大城市發生土壤液化,不僅建築物會受到損害,地底下的上下水道設施和煤氣管道也可能遭到破壞,道路恐無法通行。出現土壤液化的地區將在一段時間內難以居住。
在水、電等基礎設施長時間無法使用之際,要長時間過上避難生活,恐導致大批災民身體狀況惡化死亡。專家推測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後,最多將有5.2萬人會在震後因「災害關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