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央行史詩級打房!預售市場「恢復理性」創20個月新低 衰退近7成

記者 謝佩穎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2/12 13:47
最後更新時間:2024/12/12 13:47
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明顯降溫,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10月預售揭露量創20個月新低。(圖/TVBS)
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明顯降溫,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10月預售揭露量創20個月新低。(圖/TVBS)

根據內政部實價預售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0月全台預售揭露量約4600件,創下近20個月新低,甚至比農曆年節當月數量還少,相較今年6月景氣高檔時月銷1.66萬件相比,房市在銀行資金緊縮與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下,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降低,連帶衝擊預售市場。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上半年房市有強烈的「不買會更貴」預期,案子不僅賣得快,價格也墊高,但央行出手降溫後,儘管預售市場沒有立即的貸款需求,市場氛圍已經轉向,「預售市場也像狂歡派對開了燈,瞬間恢復理性,進入自用當道的理性審慎購屋階段。」

內政部統計全台10月預售揭露量創20個月新低。(圖/信義房屋提供)

 

統計顯示,10月預售揭露量較6月景氣高點大幅衰退近7成,台北市剩下不到200件,平均一天僅成交6件預售,新北市也僅剩約500件,較6月景氣高峰衰退近8成,桃園市1245件,較6月高峰減少57%,新竹縣市也剩約200件,台中市剩下871件,台南與高雄市都跌破月交易400件,除了桃園市以外,普遍都較6月景氣高峰時衰退7成。

 

曾敬德表示,預售市場上半年過熱,現在又進入單月5千件的谷底量,央行的相關政策讓市場短期相當震撼,由於量能已經大幅萎縮,接下來要觀察推案量較大的區域未來銷售狀況,「一旦低量維持的時間拉長,有些漲太快與供給較多的區域,難免會出現價格壓力。」

 

 


房地產

#預售市場#房市#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預售揭露量#預售屋#房市交易#房市冷卻#銀行法#信用管制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31

0.0675

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