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燒烤、火鍋、牛排和速食等熱呼呼的食品,特別勾人食慾,但許多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餐廳所排放的PM2.5空污佔比超過一成,這4種餐飲業已被環保署鎖定加強管制油煙。
台灣飲食文化十分多元,不論是燒烤、火鍋及速食業等餐廳,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不過,隨著餐廳製作料理而產生的油煙,在台灣境內PM2.5來源比例其實佔了相當高的比例,僅次於老舊柴油車。
根據環保署數據顯示,台灣境內PM2.5來源移動污染源佔30%至37%、固定污染源佔27%至31%、其他污染源佔32%至43%,其中以柴油大貨車佔11.2%至16.8%居首,餐飲業10.8%至12.2%次之。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鴻德告訴中央社記者,國內有約7萬家的餐飲業者,將空污比例分攤後,雖然每一家的排污量少,但由於餐廳地點皆鄰近於民眾居住地區,排出的油污與人體距離近、影響大,為了民眾健康,餐飲油煙管制部分一定要加強。
環保署推動「14+N」空氣汙染防制策略,除了改善移動污染源及固定污染外,也針對餐飲業油煙管制訂下目標,要求國內7000家餐廳應增設油煙防制設備,環保署先從連鎖店下手。
蔡鴻德表示,環保署首先從連鎖店下手並從中媒合、找環境工程業者配合,讓距離較近的餐廳可以一起加裝設備、分擔成本。
此外,業者基於餐廳營業考量,也有使用租用設備的方式,避免負擔過重,蔡鴻德說,目前已輔導2000多家業者加裝防污設備。
蔡鴻德指出,環保署也有找台北科技大學、台灣大學的學者以及國內油煙機業者等,研究小型的家用排污設備,若有研發出便宜、效率好的設備,就能馬上技轉、推廣。(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