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氣象署再發高溫警報!譚敦慈示警熱傷害 「1方式」室內有感降溫

編輯 張哲輔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6/24 21:56
最後更新時間:2025/06/24 21:56
高溫-熱傷害-譚敦慈-熱傷害預防-高溫熱危害-高溫傷害-熱傷害症狀-熱傷害統計
夏至後還是熱爆,高溫須慎防熱傷害。(圖/胡瑞麒攝)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剛過不久,全台仍持續處於酷暑高峰。氣象署稍早針對台北市、新北市、彰化縣、台南市、高雄市等地發布高溫警報,明(25)日高溫恐上看36度,非必要勿外出。衛福部也提醒民眾務必適時補水,慎防熱傷害,據統計,今年6月1日至23日,全台已有480人因熱傷害就醫。

「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熱傷害不僅發生在戶外,密閉悶熱的室內空間也可能成為「中暑溫床」,特別是通風不良的空間或是頻繁進出冷氣房,會讓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問題,增加熱傷害風險。

 

她提醒,若出現惡心、嘔吐、大量流汗、倦怠、無力、頭暈等症狀,極可能是熱傷害徵兆,應立即進行降溫處理,如休息、補水、擦拭身體並尋求醫療協助。

對於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的民眾,譚敦慈提供多項實用降溫建議。首先,居家若屬「西曬屋」,建議白天拉上窗簾阻擋陽光,傍晚再開窗散熱;此外,她特別推薦「濕布擦地+循環扇」的方式降溫。「一回家先用濕布輕擦磁磚地板,再開循環扇,不但能有效降溫,也降低悶熱感。」

譚敦慈強調,濕度的控制與體感舒適度息息相關。當濕度超過60%,不僅抑制汗水蒸發、影響散熱,還可能促進黴菌孳生,誘發過敏症狀。她建議在室內裝設溫濕度計,「當室溫超過28度可開冷氣,濕度超過60%則需開除濕機」,維持適宜的室內環境有助防止熱傷害。
 

運動方面,她提醒民眾應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高溫時段,並善用「涼感衣、涼感床單」等物理降溫產品,搭配濕毛巾掛頸降溫法,對緩解體溫上升非常有效。

最基本卻最容易忽略的防中暑方法,還是正確補充水分。譚敦慈強調,「喝水要有規律,別等到口渴才猛灌」,建議以白開水為主,避免含糖飲料與冰水,以免刺激腸胃。她個人習慣早上飲用一杯溫咖啡,全天其餘時間則喝常溫開水,有助維持體溫恆定與新陳代謝。

高溫熱傷害

#高溫#熱傷害#譚敦慈#熱傷害預防#熱傷害症狀#熱傷害統計#高溫熱危害#高溫傷害#高溫警報#氣象署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70

0.0609

0.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