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ETF熱,70檔、市場規模3.07兆,雙雙創歷史新高,但基層營業員卻怒吼,都是壓榨換來的,不只一人要賣百萬,還有回單潛規則,對此,勞動部強調,會跟金管會、地方政府,統整資訊後,提供協助。

ETF有多熱?目前多達70檔,市場規模3.07兆元,檔數跟規模雙雙創歷史新高,其中更有8檔台股,ETF規模更是破千億元,只是這些漂亮數據底下,卻爆出是壓榨出來,基層營業員扛著百萬千萬的責任額,IPO沒達標會被PUA之外,還得自掏腰包。
知情人士:「市場上的ETF的發行其實很浮濫,投資人他已經麻木了,這個東西就會變的很難賣,很多營業員事實上都花到幾十萬了,營業額獎金還有一部分的底薪貼進去。」
勞動部長洪申翰:「確實現在部裡面是有收到,相當多封的檢舉信函,企業的經營跟銷售不應該,把相關風險不合理地轉嫁給員工。」
金管會則說等,券商投信顧公會調查後,再看下一步如何處理,但同樣也要處理的,恐怕還有回單潛規則。外傳券商每協助募集1億,投信承諾提供7至9億元的下單量,比例拉高到7至9倍挨批市場扭曲,讓營業員業績壓力爆棚,另外也說,的確有券商開始取消IPO責任額,但換改盯其他業務,展向保險保費、海外債、期貨等等,感嘆責任額金融業似乎躲不過,也再喊話政府應該介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