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養成手機不離手的習慣,連上廁所都滑個不停,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柏賢表示,若變成「馬桶低頭族」,罹患痔瘡機率將大幅增加,足足比一般人高出46%。對此,李柏賢醫師呼籲民眾,別在馬桶上坐太久,「久而久之當然更容易養出痔瘡來!」
更多新聞:躺加護病房撐不住了!家屬想請乩童 「醫點頭吐1句」結局惹淚
李柏賢醫師透過臉書粉專「Dr.Le 李柏賢」發文談及痔瘡問題,並引述美國消化疾病週(DDW2025)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調查,125名接受大腸鏡篩檢的成年人,約3分之2(66%)者承認,如廁時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其中更有超過一半的人,幾乎每次上廁所都在滑手機。調查結果分析,上廁所愛滑手機的族群,罹患痔瘡的風險比沒滑手機的人高出46%。
李柏賢醫師說明,調查中有37.3%的「馬桶滑手機族」,每次如廁花上超過6分鐘的時間,相較之下,不帶手機者只有7.1%會蹲那麼久。另外,還有將近3分之1的受訪者也坦承,因玩手機,導致待在馬桶上的時間變得更長。
更多新聞:70歲男不菸不酒!驚罹胃內淋巴癌 醫嘆「冒1症狀要注意」
李柏賢醫師提醒民眾,痔瘡就是肛門口的靜脈曲張,長時間久坐會讓肛門直腸部的血液回流不順,局部靜脈壓力增加,久而久之更容易養出痔瘡。研究中還發現,如廁滑手機時,大家最常瀏覽的,依照順序為新聞(54.3%)、社群媒體(44.4%)、簡訊或電子郵件(30.5%),而如廁的最佳時間最好5分鐘內結束,勿超過10分鐘。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