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暗示7月5日可能發生大災難,「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瘋傳,對此,氣象署昨(12)日特地發文解惑,分析對台灣是否造成影響。
更多新聞:印度航空墜機「唯一倖存者」拿手機走出!機上座位曝光 1招逃生
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地震-中央氣象署」中,以模擬對話方式,發問「你聽過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嗎?最近好多人在講,日本會有超大地震。是真的嗎?」並列4大重點逐一解答民眾困惑。
更多新聞:災難預言衝擊?暑假日本機票下殺1萬1 達人揭「3航點」降價了
南海海槽可能發生大地震?氣象署:有可能

南海海槽地震機率?日研究:30年內規模8以上地震機率80%
氣象署說,日本研究人員依古地震紀錄進行的推算,南海海槽大約每100至200年會發生一次大型地震。距離上一次南海海槽發生地震(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已過了79年,隨著時間推移,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正在增加。提醒民眾,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應力累積、釋放的過程會不斷循環,但地震週期不完全有規律。日本地震研究推進本部預估,未來30年內,約有80%機率會發生規模8~9的大地震。
南海海槽地震對台灣造成影響?氣象署解答
氣象署表示,以地震來看,台灣距離震央有一段距離,「不太會受到直接影響」。但如果引發海嘯的話,台灣的沿海地區確實需要防範海嘯的影響。此外,台灣今年更新了「海嘯作業發布要點」,當太平洋沿岸各國發生地震,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TWC)會接收各地的地震資訊,評估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並向各國發送海嘯報文。中央氣象署收到海嘯報文後,將依據海嘯嚴重、緊急的程度,發布不同程度的海嘯預警。
文末,氣象署提醒,對災害不需要太擔心,不過平常還是要做好防災準備!像是確認住家附近的避難地點、規劃避難路線,備好防災包,還要定期檢查裡面的物品有沒有過期,「與其擔心預言會不會發生,防災行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