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無人機AI應用當道! Computex成機戰現場 廠商秀這兩大能力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徐崑山 / 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21 23:0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21 23:09

AI應用當道,也包括了國造無人機!  不少科技廠也藉著Computex,展示了研發製造成果。像是運用AI,讓無人機能長時間自主飛行,進而用於運輸;或是透過大量的訓練,讓工業用無人機,能擔負巡檢工作、辨識威脅,甚至主動追蹤不明人士。如果發展成熟,或許能成為防衛任務的可用之兵。

國內廠商研製新型AI無人機

 
國內廠商積極投入無人機研發,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希望在商用和軍用需求上精進能力、取得商機。Computex展覽中,睿智創新、系統電子工程等業者,展示AI運用,有效對於無人機的飛行控制、圖像傳輸、自主導控等系統進行優化,提升無人機的性能表現。

睿智創新展出了eVTOL A-2、和Hybrid A-5兩款無人機。後者外觀類似縮小版運輸機,採用8軸旋翼設計,目標是在載物的情況下。透過油電混合動力,也能將航程延伸到470公里以上。

圖/TVBS

睿智創新專案經理高濬軒表示,政府部門過去接觸時,對無人機性能提出的需求,主要圍繞在巡檢和偵蒐等應用,例如在惡劣天候下能否在船艦上起降,以及自主路徑規劃等。該公司希望將電腦視覺和飛機自主導控等技術,推上無人機的邊緣端,讓複雜的決策能夠直接在飛機上完成運算。
 

系統電子工程推出的AI工業無人機,則是為工廠巡檢需求研發,但最終也獲得國外軍事單位青睞。系統電子工程產品資深經理王勝賢表示,這款無人機經過訓練後,能夠主動偵測非法入侵者,並分辨出是人還是動物,避免浪費巡檢資源。王勝賢進一步說明,若要辨識入侵者是否攜帶刀械或槍枝,需要以數千張照片訓練AI模型,讓它學習這些特徵,進而做出辨識和提醒。

圖/TVBS

合作廠商智動航科的專案總監徐維聰補充說明,AI技術在無人機上的運用,能讓飛控系統更有效率。該公司利用AI模型,優化飛行控制和圖像傳輸系統,讓無人機能夠飛行得更穩定,訊號延遲更低。此外,這款無人機也具備自主跳頻反干擾技術,能夠在飛手還沒察覺時就自動切換受干擾的頻道。

圖/TVBS

在政策鼓勵下,台灣無人機產業的技術,隨著競爭持續推進,政府更高調期許,台灣能成為美國軍工產業鏈的新興助力。不過,台灣智庫DIMEs中心成員李重志指出,台灣在無人機產業的未來,與其更擴大地尋求製造能力的發揮,更該在研發、創新設計上投注更多資源。

儘管台灣在邊緣運算等科技能力上也有一定優勢,但國造無人機要跟上國際領先集團,必須認知無人機結合AI,只是起步。李重志強調,無人機還需要整合飛控、尋標、通訊等能力,並加上大腦運算,才能實現蜂群或中繼等進階應用。李重志建議,台灣可以先從美方合作夥伴開始,分擔任務和求取進步,同時提升工業製造和先進設計能力,以因應大量研製的需求。

面對攸關國防自主的競爭力,台灣產官界在尋求商機之餘,也不能停滯追求技術精進的腳步。無人機研發必須在AI、飛控、通訊等多方面持續努力,才能在全球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國安防護盾

#無人機# AI# 自主導控# 國防自主#computex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21

0.0652

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