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意外,也讓人擔心後續的賠償是否足夠,甚至會不會造成商圈的衰退,金融學者表示,雖然百貨公司的產險都有投保額度的規範,但最多也只能覆蓋約八成損失,重點是後續責任釐清,對商譽影響的程度,恐怕才是能否順利重建的重要關鍵。

另外民國89年4月,台南國花商業大樓也發生3死8傷火警,同樣讓這棟有百貨、影城以及飯店的綜合商場,逐漸沒落,如今有多數空間還只能閒置,到底什麼原因,也引起外界好奇。
義守大學財管系教授田瑞駒:「店家一定會保財產意外險,但問題就是保險公司會查明原因,到底是不是人為,或非人為的,理賠的金額絕對不會超過他現在的事實。」
根據法規,一般百貨公司的產險都有涵蓋火險、公共意外責任險、以及專櫃的產品責任險,但理賠金額大約只能覆蓋損失的八成,如果加上裝修及其他成本甚至責任釐清的自付額,甚至還會更低。
高雄大學財金系教授陳怡凱:「和解的時候牽扯到,到底他的保險,可以賠付多少,受害者的話,到底怎麼去賠償,(業者)後面的差額是多少這樣。」
不過除非這些商場的產權,或業主財務不佳,否則很難成為大樓衰敗的主因,像是台北的寶慶遠百,民國80年發生大火就曾延燒16小時,救援過程還造成21傷,但百貨經過重整,甚至改建又經營了近30年。
高雄大學財金系教授陳怡凱:「其實最大的損失,是他未來的營業收益,要有一個安全風險的,危機管理的意識。」
義守大學財管系教授田瑞駒:「它(意外)這個東西會不會讓消費者說,暫時有點就是觀望一下,那是有可能的。」
雖然產險理賠,對百貨賣場重建有部分影響,但真正的硬傷,恐怕是商譽受損造成的商圈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