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疫宅在家,竟也成詐騙集團目標!全國警察機關近期都接獲不少詐騙案件,警方調查發現疫情升溫之際,詐騙集團看準這波「熱潮」,潛伏在各大社群軟體,因在防疫期間,民眾「宅在家」的時間變多,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民眾為了避免出門較少和未同住的家人見面、選擇線上購物外,也會買遊戲商品來打發時間,不過警方提醒,詐騙集團成員很可能就是利用這樣的生活模式,來進行詐騙。
高雄一名25歲黃姓工人,因為疫情停工在家滑手機時,在臉書上看到林姓男子賣任天堂SWITCH主機及遊戲片,還附贈健身環及充電線,價格超佛心只要5500元。黃男立刻聯繫林姓賣家,表示有意願購買,不過賣家卻說,「因為曾經被買家放鳥過,所以現在無法提供貨到付款服務」,要求黃姓男子先匯款,再用超商店到店的方式寄出商品。但是等了好幾天,黃姓男子都沒有收到貨,詢問賣家還聲稱「早就寄出,可能疫情期間人力吃緊」,事後黃姓男子遭到賣家封鎖帳號,聯繫不上對方,才驚覺受騙。
而在桃園有一名50多歲的徐姓婦人,平時並未和兒子同住,日前接獲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徐婦兒子,聲稱LINE壞掉,要媽媽刪掉原本的聯絡人,改加新的。隔日透過LINE聯繫婦人,表示投資LED燈生意,「但因疫情嚴重受創,需要15萬元的周轉金」,希望媽媽可以幫忙物度過難關。徐婦本來覺得兒子「聲音怪怪的」,但對方解釋是因為感冒喉嚨痛的關係,讓她信以為真匯出款項。隔日對方又要求匯出6萬元,徐婦也照做,事後更關心「兒子」的身體狀況,直到對方再度要錢,徐婦才起了疑心,打電話到兒子的手機號碼,才知道是遭到詐騙。
警方說明,如果民眾在網購時,看到價格比市價行情低很多的商品,務必冷靜辨識,別因賣家提供超值優惠或是搶手的防疫商品就衝動下訂,且要注意商品是否為正規電商平台賣出,如果是在臉書或私底下販售,詐騙可能性高。另外要是接獲陌生來電,指稱是家人或公務機關的話,可先記下對方自稱的個人資訊,掛上電話後再查證,勿輕易刪除親友的聯絡方式,也可運用親屬間「通關密語」確認對方身分。警方呼籲,民眾只要遇到疑似詐騙案件,就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能減低受騙機率。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