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老米行、老茶行特色大變身 年輕人也想去

記者 周玲秀 / 攝影 陳宥翔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7/02/28 19:03
最後更新時間:2017/02/28 22:59

早年大稻埕商業繁榮,在1897年,茶行一度有252家,而米業的極盛時期,也曾經有77家碾米的土礱間在此開業。隨著時代與產業的轉變,逐漸沒落,不過有茶行堅持守在這裡,也有米糧行後代回到這邊開業,以符合時代的包裝或經營方式,在祖先的老建築裡,遵循家傳精神,努力打拼。


 

明亮的空間裡,擺設參考米倉的風格,目光焦點則落在正中央,這些展示米全是來自台灣各地,經過精挑細選的米。

米糧行第五代葉晏廷:「大家對於米食已經就是用量是逐年下滑,對我們來說就是說,我們希望透過把米食這個傳統產業把它精緻化,我們是運用就是這樣一個小包裝,150克的方式就是兩碗米,然後你可以很簡單去吃到,台灣在地特色一個不同米種。」

把米做成小包裝、精緻化,做出市場區隔,鎖定的是觀光客、小家庭,還有單身貴族,質感店舖吸引顧客上門,的確也不少人隨手就帶一包。
 

顧客史小姐:「覺得還不錯,就是嘗鮮,喜歡的話可以先吃吃看,就不會說買了一包,結果都不喜歡,就一直擺在那邊,就會很浪費。」

大稻埕曾經有77家土礱間,米產業聚集這裡也是其中之一,現在頭頂上還看得到老建築的影子,當年的米糧行因為政策轉變而關閉,空間轉作住家,之後閒置要整理出租之際,第五代子孫不捨文化就此中斷,決定跳出來做點事。

米糧行第五代葉晏廷:「第一代就是我的祖先,在1923年買下這棟房子以後,就是開始在經營土礱間碾米的生意,祖業留下來的一個傳承這樣,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個空間它不是只有就是經營 ,就是做生意這件事情,它更重要來說,它是一個精神。」

光是統整產權、裝修、通過法規,過程就花了13年,包括補助,還有各個產權所有人的支持,投入的經費將進五千萬,葉晏廷連自己的房子都拿去抵押,把整棟建物整修做店面,也出租工作空間,還每週定期開放文化導覽。

米糧行第五代葉晏廷:「以一個後代子孫的一個角色,回來做這件事情,長輩就是第一個他滿認同滿支持就是說,這邊要重新復興,重新再讓它活絡。」

同樣是把家族,保留文化的歷史建物活化應用,這一家歷史悠久的茶行,是台北編號第五號的領牌工廠,經常吸引各國觀光客上門。

記者周玲秀:「這裡是大稻埕現存最大的一個茶葉的焙籠間,走在裡面還有濃濃的茶葉味,因為這邊到現在都還在使用,其實以前這邊更大,大概有一百多個焙籠,現在只剩下四十多個,只有中重度烘焙的茶葉還會在這邊烘焙,在焙茶的時候,師傅他們需要定期地進來翻攪茶葉,還有照顧炭火,所以有兩三個禮拜都沒辦法好好睡覺。」
 

茶行第五代王聖鈞:「它在烘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煙跟火,我們就是去用熱氣把茶葉烘乾,以前工人他們真的是完全不用睡覺,因為你看翻一個籠子可能就要大概我們算30秒就好了,你看以前有一百多個 ,翻完之後其實基本上,他就已經開始要翻下一輪。」

長年經過茶香、蒸氣,焙籠間的特殊樣貌,吸引人潮參訪,他們還以早年外銷茶葉的茶箱,縮小版來裝茶裝飾店面,一百多年的祖傳家業,從大箱大箱的外銷轉做小盒小盒的內銷,經過子孫不斷調整傳承至今,開店面、做網路,也配合時下年輕人的飲用習慣 推出商品。

茶行第五代王聖鈞:「他們可能在辦公室裡面,沒辦法好像很囂張一樣,拿一個茶壺、拿一個茶海在泡茶,所以就是簡單用茶包,可是我們的茶包裡面裝的它是好的茶葉。」

帶顧客了解茶葉的後端製作,提供試茶確保符合顧客喜好,同時還會講解這種茶怎麼泡,他們想做的是茶知識的推廣。

茶行第五代王聖鈞:「今天你要去了解這個東西,你才比較有意願去接觸,或者是說,當然進一步可能去做購買也不一定,所以我們是希望盡量去把茶葉的這整塊市場做大。」
 

大稻程早年聚集許多茶行、米行,現在年輕一代堅持守在這裡,又或是選擇回歸,為的不光是做生意,更是文化傳承。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2024女大粉美賞◢

👉華人美妝奧斯卡賞 即日起免費報名中

👉殿堂級美妝賞 美力爆發,無所畏懼!

👉歡迎各式肌膚保養、美妝、保健品角逐


#大稻埕#米行#茶行#文化傳承#傳統產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7

0.0527

0.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