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別以為康復就安全!醫:新冠病毒還會回來攻擊你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李皇龍 / 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7/05 23:1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7/05 23:11
新冠肺炎不可忽視 死亡率比流感高(圖/TVBS)
新冠肺炎不可忽視 死亡率比流感高(圖/TVBS)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空前挑戰。台灣儘管初期防疫有成,但2021年起陸續面對Alpha Delta與Omicron變異株來襲,至今疫情已邁入第五年。根據疾管署2025年6月下旬公告,台灣進入新一波疫情高峰,儘管重症與死亡數據相對穩定,感染人數與醫療資源壓力仍不可輕忽。
 

新冠肺炎不可忽視 死亡率比流感高(圖/TVBS)
 

 

臺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教授接受TVBS專訪表示,COVID-19其實就是大家熟知新冠肺炎,其實它將來會變成一個,我們常態性的流行病,就像我們流感一樣,會在我們現實社會裡面,就是持續的,有可能是季節性,也可能是非季節的傳播,所以大家民眾應該要注意一下,就是這個疾病並不是離開我們,它其實是會慢性的存在我們的社會裡面。 絕對不會消失。

新冠肺炎不可忽視 死亡率比流感高(圖/TVBS)


另外TVBS專訪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主任 林邑璁教授表示,病毒它還是不斷的突變,那它突變之後,我們得過的人,或是我們打過疫苗的人,我們對它就免疫力,就慢慢的就不足了,一來我們的抗體會消失,二來這個病毒再變異,到我們的抗體也辨認不了它了,所以它就是會再次攻擊我們,讓我們被感染了,所以它其實是一個不太容易哦,就這樣子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這個病毒。
 
 
新冠肺炎是不能忽視的疾病,跟流感相比,它的死亡率比流感高兩倍到十倍。 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 盛望徽認為新冠肺炎在今年是一波很大的疫情,在五月開始到六月的中期就是一個高峰,那目前在7月初已經有看到COVID-19 的疫情,有逐漸往下,但是在今年還是有非常多的重症,那以及死亡的案例。
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教授進一步指出,有很好的這個疫苗,來預防它進展成重症也有很好的藥物,在早期使用也可以避免,你感染的變成這個重症,所以它有一點就是像我們,過去一直最熟知的流感一樣。

感染新冠肺炎 先自行篩檢有症狀速就醫 (圖/TVBS)


如果有相關的症狀,應盡速就醫,或者是自己可以做個篩檢,一旦是確診的話要盡早來使用這些藥物,現在的藥物不管是打針的瑞德西韋,或者是口服的Paxlovid ,還有最新的藥物Xocova,對於我們的新冠的一個病毒,在早期都是一個,很好的一個控制的方式。
 
臺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教授表示新的藥物Xocova,Xocova它是疾管署5月份,專案進口從日本進來的,那主要並不是當作第一線的治療用藥,主要是要針對有些病人,他考量 他對第一線用藥,有可能有 可能副作用,或是一些藥物的排斥,或是一些一些相關性,它不能使用的Paxlovid。疾管署同意專案進口 這個日本的新藥Xocova,來當作第二線的藥物治療。而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或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或免疫不全病史等高風險族群,至人潮密集、通風不良及醫療照護機構等場所,建議正確配戴口罩,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感染新冠肺炎 先自行篩檢有症狀速就醫 (圖/TVBS)


臺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教授認為現在是流行期 新冠肺炎流行期喔,那很多民眾會覺得說,他以前得過了或他打過疫苗了,所以他再去篩檢自己有沒有新冠肺炎,似乎不是那麼重要,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COVID-19這抗病毒藥方面的準備,一直是相當充分的, 那我們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這個公費使用的這個條件。感染新冠肺炎,符合65歲以上,然後有一些或是有一些共病症,或是一些免疫低下的狀況,在發病五天內趕快使用,都能夠把這個新冠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減到最低。
 

感染新冠肺炎 先自行篩檢有症狀速就醫 (圖/TVBS)


COVID-19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讓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面臨重新思考與重建的挑戰。這場疫情不僅是病毒與人類之間的抗衡,更是一場橫跨醫療、社會、科技與心靈的全民考驗。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疫苗#防疫#藥物#抗體#病毒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40

0.0596

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