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上鈞
近日因為天災預言,再加上戰爭氛圍瀰漫,社會上防災避難準備的話題突然變得極度熱門。人心惶惶之際,坊間商人不是賣課程、就是賣救難包,內容參差不齊,價格倒是水漲船高。
 
與其如同無頭蒼蠅般放任恐懼蔓延,不如參考有公信力的權威消息來源,像是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平台「Ready.gov」發布的官方指南,就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無論應對自然災害與人為恐攻,緊急備災物資可約略分為4大項目:分別是飲水乾糧、醫療、通訊、工具。
指南建議,以上物資在家中存放一套存量兩週的完整版本;車上、工作地點再準備一套三天份的便攜版本,而最近銷路火熱的「防災救難包」,指的就是上述物資的便攜版本。
美國畢竟是全球科技最先進、同時最擅於作戰的國家,無論戰爭或大規模災害,都有大量實證資料可以作為分析依據,因此美國政府官方出版的求生指南,非常適合沒有相關概念的平民作為準備借鏡。
 
工具部分,則儘量具備多合一功能以節省空間,例如瑞士刀或手斧。手斧可以當利器切割,也能當鈍器破障,反過來還能當槌子使用,這就符合多功能用途的選用條件。上述工具與醫材,都可以準備便攜版本,即便日常車禍意外受傷受困,都能夠立即派上用場。
通訊設備基本上手機、手搖式收音機就已足夠,不至於準備像火腿族使用的高端無線電,因為普通人也沒能力操作。若是戰爭情境,要注意手機通訊盡量不要拍照定位打卡,很容易成為敵方攻擊座標依據。
從實務案例來看,不論是天災還是戰爭,多數人的避難場景仍是都會區與自家住宅,或至少是防空避難設施與收容中心。正確觀念是預先備妥當地紙本地圖,及早勘查政府公告的避難場所,並實地走訪規劃疏散路線、家庭應變計畫與集合點安排,而非幻想逃到缺乏物資的深山避難,讓生存更加困難。
最重要的是,非政府徵召武裝人員就不要想著跟正規軍交戰,沒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平民對上登台的解放軍,就像在天橋下打3對3的業餘籃球員,妄想打贏職業選手一樣不切實際。非戰鬥平民該做的,就是遵從政府指示避難疏散,不要成為亂源,在災難中社會仍須盡可能維持基本秩序與正常運作;一旦內部陷入混亂,崩潰只會加速到來。
舉例而言,像中國淘寶賣的4級抗彈板,可能1萬元台幣有找,品質雖然不到頂規,但量多堪用,而且平民都能取得。曾有朋友實際購買並透過管道以5.56公厘步槍彈實測,性能還真的沒騙人。反觀台灣軍備局生產的3級抗彈板,不僅規格低一階,單片生產成本約2-4萬元,一般人還買不到。2024年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甚至爆料,國軍新式抗彈板的表面塗層採用低階工業材料,且得標廠商根本沒有生產線,防彈背心還使用國際軍隊都沒使用的自創規格,基本上是價高量少品質堪慮。
台灣面對強大威脅,政府再三強調社會韌性與不對稱抗敵,但偏偏對手的產品又多又便宜,性能還更好,台灣全民國防形同空談。最嚴重的是急救醫療量能,台灣醫院病房與人力長期不足,光是承平時期急診室就接近飽和,一旦發生戰爭災害等大規模傷患湧入,醫療體系恐怕瞬間崩潰。
防災避難不該淪為販售恐懼,而該是務實的參與。末日來臨,就算無法成為電影裡的主角,但至少,不該是毫無準備的雜魚。
近日因為天災預言,再加上戰爭氛圍瀰漫,社會上防災避難準備的話題突然變得極度熱門。人心惶惶之際,坊間商人不是賣課程、就是賣救難包,內容參差不齊,價格倒是水漲船高。
與其如同無頭蒼蠅般放任恐懼蔓延,不如參考有公信力的權威消息來源,像是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平台「Ready.gov」發布的官方指南,就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無論應對自然災害與人為恐攻,緊急備災物資可約略分為4大項目:分別是飲水乾糧、醫療、通訊、工具。
指南建議,以上物資在家中存放一套存量兩週的完整版本;車上、工作地點再準備一套三天份的便攜版本,而最近銷路火熱的「防災救難包」,指的就是上述物資的便攜版本。
美國畢竟是全球科技最先進、同時最擅於作戰的國家,無論戰爭或大規模災害,都有大量實證資料可以作為分析依據,因此美國政府官方出版的求生指南,非常適合沒有相關概念的平民作為準備借鏡。
【止血是救傷關鍵】
延伸細項,醫材除了基礎醫藥箱之外,進階項目更應準備止血帶、填塞繃帶、以色列彈性繃帶等「急救三寶」。根據美軍統計,90%的陣亡士兵死於失血過多,由此可見即便強度高如戰爭,真正致命的往往不是當下創傷,而是來不及止血;控制出血將是生死關鍵。這些醫材操作簡單好上手,一般人絕對學得會。工具部分,則儘量具備多合一功能以節省空間,例如瑞士刀或手斧。手斧可以當利器切割,也能當鈍器破障,反過來還能當槌子使用,這就符合多功能用途的選用條件。上述工具與醫材,都可以準備便攜版本,即便日常車禍意外受傷受困,都能夠立即派上用場。
通訊設備基本上手機、手搖式收音機就已足夠,不至於準備像火腿族使用的高端無線電,因為普通人也沒能力操作。若是戰爭情境,要注意手機通訊盡量不要拍照定位打卡,很容易成為敵方攻擊座標依據。
【務實避難切勿幻想】
比起實體物資,一般人建立清楚正確的觀念更為重要。許多坊間課程甚至強調平民戰鬥技能、極端環境生存,其實都是不務實的想定。救難包存放備品大概3天份,主要用途是撤離到下一個安全地點的過渡性物資,絕非野外求生;沒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去野外只會增加生存風險。從實務案例來看,不論是天災還是戰爭,多數人的避難場景仍是都會區與自家住宅,或至少是防空避難設施與收容中心。正確觀念是預先備妥當地紙本地圖,及早勘查政府公告的避難場所,並實地走訪規劃疏散路線、家庭應變計畫與集合點安排,而非幻想逃到缺乏物資的深山避難,讓生存更加困難。
最重要的是,非政府徵召武裝人員就不要想著跟正規軍交戰,沒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平民對上登台的解放軍,就像在天橋下打3對3的業餘籃球員,妄想打贏職業選手一樣不切實際。非戰鬥平民該做的,就是遵從政府指示避難疏散,不要成為亂源,在災難中社會仍須盡可能維持基本秩序與正常運作;一旦內部陷入混亂,崩潰只會加速到來。
【制度落後讓社會韌性成空談】
比較讓人憂心的是,上述許多實用物資,在台灣屬於高階醫材,一般人還不容易買到,但中國淘寶卻唾手可得。過去觀念認為,中國工業產品雖然廉價但品質低劣,但現在許多物資不僅便宜,品質還不差,重點是產能極高,這一向是讓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最為忌憚的生產能力。舉例而言,像中國淘寶賣的4級抗彈板,可能1萬元台幣有找,品質雖然不到頂規,但量多堪用,而且平民都能取得。曾有朋友實際購買並透過管道以5.56公厘步槍彈實測,性能還真的沒騙人。反觀台灣軍備局生產的3級抗彈板,不僅規格低一階,單片生產成本約2-4萬元,一般人還買不到。2024年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甚至爆料,國軍新式抗彈板的表面塗層採用低階工業材料,且得標廠商根本沒有生產線,防彈背心還使用國際軍隊都沒使用的自創規格,基本上是價高量少品質堪慮。
台灣面對強大威脅,政府再三強調社會韌性與不對稱抗敵,但偏偏對手的產品又多又便宜,性能還更好,台灣全民國防形同空談。最嚴重的是急救醫療量能,台灣醫院病房與人力長期不足,光是承平時期急診室就接近飽和,一旦發生戰爭災害等大規模傷患湧入,醫療體系恐怕瞬間崩潰。
防災避難不該淪為販售恐懼,而該是務實的參與。末日來臨,就算無法成為電影裡的主角,但至少,不該是毫無準備的雜魚。
◤調節血脂血糖關鍵◢
◤明亮世界靈活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