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曾任3大醫學中心院長,近來驚傳他罹患失智症已5年。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苦嘆今非昔比,難以置信當年那個在講台上教心臟外科學的教授,如今竟成了一個每天練習國小算術的大孩子!
沈政男昨(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看到林芳郁名醫太太林靜芸把照顧心愛丈夫的心路歷程出書詳述,只是看了幾頁試閱版就非常震撼、百感交集,「看到書上描述的失智後表現,很難想像當年那個在講台上教我們心臟外科學的教授,竟然成了一個每天練習國小算術的大孩子。」
沈政男提到,林靜芸一度懷疑林芳郁真的是失智嗎?有天早上丈夫不願意起床,怎麼叫都不起來,就這樣躺了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家人只好接續在旁陪伴,但不知怎麼,第二天卻發現他走出家門,不知去向,一直到半夜才自己回來,後來遊走行為更是越發嚴重,而家人的處理方法是陪他出去繞,最高紀錄曾經從晚上8點走到凌晨4點,繞行大安森林公園不知多少圈,總共走了30公里,「看到這裡,我真的難以置信!」
沈政男解釋,遊走是失智患者常見的行為心理症狀(BPSD),一般都是先有躁動,可能有什麼不舒服,或者有什麼需求,於是有一個驅動力要往外走,但又沒辦法形成具體計畫,於是就變成了遊走,而如果自己回不來,就會變成走失。
躁動、遊走、走失,是連續性的表現,但臨床上經常被切開看待。而任何失智的躁動行為,BPSD,最重要是探討行為原因與動機,但這一步,最為欠缺,即使是臨床人員都經常忽略,他強調「針對行為原因處理,就能減輕遊走。」
沈政男最後表示,完整的失智照顧必須以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長照3支箭,每一個環節都要兼顧,才能給予病患與家屬夠好的協助。以長照來說,如果已需全日陪伴或照顧,最好的方法還是聘請外籍看護,只是不少人對外籍看護仍有擔心或迷思,但其實他們的照顧品質遠遠不是其他照顧安排可以比得上。
◤調節血脂血糖關鍵◢
◤明亮世界靈活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