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政部人口統計,五月全台出生人口僅8433人,較4月再減251人,再度創下新低紀錄,且出生人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與去年平均每月破萬新生兒相比,落差明顯;對此專家表示,以今年國三畢業生人數約17萬人來看,15年後,今年新生兒將要考高中,屆時畢業人數可能僅有約10萬人、甚至更少,少子化勢必衝擊教育體系,又以大學受影響狀況最嚴重,而對於中學而言,如何建立學校特色、精緻教學風格,吸引學生及家長,才是因應少子化變局的關鍵。
華興中學校長曾騰瀧與《TVBS新聞網》記者分享,以今年國三畢業生人數來看,會考成績落點受到少子化影響,以基北區學校觀察,前段班(建中、北一女~大同高中)成績不變,但中段以後,及分數約30~20分落點學校,錄取分數會下修1~2級分。
據教育部心測中心統計資料,今年會考人數為175247人,已經是連續第四年報考人數未達20萬,再就內政部統計,今年出生率亦是逐月遞減,15年後,今年這批新生兒將要考高中,屆時報考人數恐怕只會剩下約一半左右。
曾騰瀧分析,以國中小、高中職、大學三階段「招生區」推斷受少子化影響程度,預期國小影響幅度最小,主因在於國中小有區域屬性,主以戶籍招生,各校缺額狀況不會太明顯;但高中職開始,全國分為15個招生區,學生會集中考某些熱門學校、這也就會導致其他學校缺額集中,出現「招生M型化」的現象;而大學招生區更是全國性的,受少子化影響最大。
「以當前情況而言,招生區越大,學校經營的挑戰就越大」曾騰瀧說,要維持學校經營,勢必要建立起學校的精緻化、特色教育,主管機關亦可嘗試降低各校班級數、班級人數因應,如此一來師生比提高,老師可以更細膩的照顧每位學生;不過需要留意,提高師生比,對學校來講,成本也會提高。
而現在有不少私立學校規劃有六年一貫、十二年一貫,曾認為這樣做確實能更吸引到學生,因此有不少學校都希望向下延伸,但卻同樣面臨到少子化的窘境,亦須審慎評估校方整體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