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居家品牌「生活工場」創立超過30年,顛峰時期在全台曾有近百家門市,但如今傳出消息,4月底起陸續撤出百貨商場,實體門市全部熄燈,轉型發展線上購物平台與零售批發通路,部分店面也進行大規模的出清,不過,晚間致電生活工場董事長未得到回應,總部也還沒正式發布聲明。
記者吳亭頤:「國民家居品牌生活工場,過去在全台有上百家門市,如今傳出百貨門市提前解約,最快恐怕四月底就只能線上購買了。」
平日晚上實際走訪,位在台北林森北路上的百貨門市,店員對外否認沒有要收攤,生活工場累積32年歷史,2024年開始逐步關閉街邊門市,連士林創始店也早就關門,有消息指出,業者已停止和各大百貨商場續約,5月起多家據點面臨熄燈。
民眾:「有聽說(要關),但是我沒有很認真去看它,他的東西就是一般般,沒有什麼特別吸引的地方。」
民眾:「以前沒有這麼方便去IKEA跟HOLA吧,因為生活工場是先起來的啊,因為我覺得現在網路上東西太方便找了,不見得要逛街。」
生活工場早年主要是日系簡約風格,靠著布置居家環境打出知名度,但面臨無印良品、IKEA,HOLA與特力屋等大型品牌夾擊,外加消費型態轉變,定位逐漸模糊市場空間被壓縮。
行銷傳播認證協會理事長王福闓:「另外其實像我們看到的IKEA,它其實也針對的像是所謂的一些都會區,有一些不同的所謂的消費形態,以及透過所謂的電商去做推廣,所以這些時候其實都壓縮到了,生活工場既有的所謂的生活的空間。」
晚間記者曾致電,生活工場董事長但暫無得到回應,不過根據平面媒體報導,百貨業者曾透露,生活工場內部已決策調整經營策略,未來將聚焦線上銷售與零售批發,逐步結束實體門市營運,截至目前為止,生活工場總部尚未對外發布正式聲明,曾經的龍頭品牌面臨瓶頸,不免讓消費者感到惋惜。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