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台幣升值可縮小對美貿易順差? 經濟系教授馬泰成:匯率非解方

記者 萬紹安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4/08 16:55
最後更新時間:2025/04/08 16:55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公布後,中研院學者提升值新台幣解決對美順差。(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公布後,中研院學者提升值新台幣解決對美順差。(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課稅32%,台股連續兩天綠油油,重創市場經濟,中研院學者喊話央行應透過新台幣升值去縮小貿易順差,解決問題;不過經濟學教授則認為,「匯率只是結果,而非原因」,因美元目前仍是國際上唯一的準備貨幣,進行任何國際交易都必須要透過美元,直言「川普想要美元繼續當準備貨幣,又想要貿易逆差,這在經濟學上根本做不到」。

如何因應川普的暴力關稅政策,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許文泰日前表示,現在唯一能影響台灣貿易順差的關鍵因素在央行,唯有央行對匯率放手,不要沉迷於外匯存底,才能真正縮小順差。然而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馬泰成接受《TVBS新聞網》訪問時則表示,調整匯率治標不治本,因美元仍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準備貨幣,也就是「國與國間的交易往來」、「民眾購買海外基金」等都要用美元計價,而所謂貿易,也並非只貿易商品,包括服務業、製造業等等國際間資本流動,也要靠美元;因此川普想要用這種方式使其達到逆差,「從經濟學理論上來看,根本做不到」。

 

「任何一個國家貨幣被當成準備貨幣就一定是逆差的」,馬泰成提到1985年《廣場協議》,當時因美元從1980年開始,曾升值50%,嚴重影響美國出口,導致貿易逆差加劇,卻沒想到不僅沒能解決貿易逆差,更因為日本國內一連串不利政策引發泡沫經濟。時至今日,《廣場協議》廢除近40年,美國對日本逆差仍大,其根本原因可見與匯率無關,而是美元是當前世界唯一的準備貨幣所致。

馬泰成指出,當美元成為世界唯一的國際準備貨幣時,貿易逆差便不可避免,更直言,川普的關稅政策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從台灣的立場來看,處境更是艱難,從股市表現就可以看出,在對等關稅公布之後,印度、大陸股市反應並沒有如台灣這般激烈,即因該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相比之下,小型經濟體勢必要藉由國際分工、經濟組織維持;此次對等關稅對台灣、新加坡、香港這種內需市場小的地區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川普#台股#總體經濟學#央行#新台幣#匯率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08

0.0604

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