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高齡家庭有感通膨 想重返職場卻仍存在年齡歧視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李延智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18 23:14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18 23:14

2024年高齡家庭CPI漲幅2.37%,通膨壓力比一般家庭還有感,尤其,主計總處2023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全台有236.8萬戶家庭,是由65歲以上的高齡者,擔任經濟戶長,其中,逼近5成落在最低所得組,但偏偏高齡者在職場,仍然存在年齡歧視問題,如何打造友善工作環境,是努力的方向。

圖/TVBS

里長陳峙穎:「今年的話是送他們(長者)這個被子,因為今年其實寒流一波一波來比較冷。」

 

辦公室堆滿物資,特別有一區是為高齡獨居長者準備的,主要都是準備一些日常用品,畢竟他們年紀大了,又一個人居住,里長時不時就會去關懷,看看他們有哪些需求。

里長陳峙穎:「長輩來說其實他不會有多的收入來源,而且他的他仰賴可能就是一些退休金或者是補助金,他也比較難再去有其他的這個財源生出來,所以對他們來說當然這個萬物齊漲的狀況,他們就會更為緊張,所以就會來跟我們求助,不論是問說有沒有一些生活物資,或是一些補助可以去申請。」

確實里長也觀察到,獨居長者或老老相伴這兩年的比例越來越高,也有不少長者反映有感於漲價。
 

里長陳峙穎:「這兩年其實這個頻率,其實就是有比較增加,他也會反映就是掛號費其實也漲,因為其實我們很多長輩就必要性的醫療,我們年紀大很難避免一些慢性疾病(或)一些小問題,可能不是大問題,但他常態性可能都要回診。」

高齡長者所奶奶:「買一個便當以前買個70.80元,現在就要一百多,一餐喔不是說很多餐,一餐就100多花費好高喔。」

確實吃的漲幅反應最直接,尤其根據統計高齡家庭,也就是家戶成員都超過65歲以上,他們對於通膨的感受比一般家庭更為深刻。

記者周祐萱:「2024年的高齡家庭CPI漲幅為2.37%,已經是連續四年超過了通膨警戒值,其中又以食物類以及醫療保健,居住類的漲幅最為有感,也因應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因此主計總處公布從今年2月開始,每個月將會公布老年通膨率。」

攤開主計總處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其中一項是以經濟戶長年齡,來看平均每戶的經濟概況,所謂的經濟戶長是以收入最多,且負責維持家庭主要生計者,若經濟戶長超過65歲以上的家庭,有多達236.8萬戶,平均每戶人數僅1.92人,可支配所得是72.4萬元,但遠低於全體家庭平均的113.7萬元,年均消費支出則為62.2萬元,特別要看到由高齡者擔任經濟戶長的戶數中,有近5成共116萬戶的家庭,落入最低所得組。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薪資的部分因為二度就業的關係,有職場空窗期,所以薪資沒有辦法比退休前領的要來得高,所以重返職場薪資是比較低的,而且同時又有老老照顧的一個窘境,所以變成經濟負擔也比較大,薪資的部分也是比較低的一個情況下,可能就會變成這種老貧化的這個情況。」

不過主計總處強調,家庭收支調查「所得」,不包含「財富」也就是儲蓄,但不可否認部分高齡經濟戶長家庭確實支出大於收入,所以當長者有經濟需求要再重返職場,卻還是遇到不少問題。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雖然說在職缺上面因為就業服務法的關係,不能夠明列年齡的一個限制,不過實際上在面試的時候,還是對於這種年齡有潛在的這個所謂的歧視,(政府可以)鼓勵企業多聘用這種中高齡勞工,給予所謂的這個薪資的補貼,或租稅的一個優惠,那另一方面在這種所謂社會照顧的一個政策,銀髮族照顧政策、社福政策,以及社會住宅政策也要多方面的投入。」

政府的退休金要維持長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面對通膨怪獸,恐怕花錢也得精打細算,如果真的想重返職場,我們也該打造友善環境,畢竟也對人力缺口有助益。

 
#高齡家庭#通膨#主計總處#收支調查#年齡歧視#友善工作環境#物資堆滿#獨居長者#退休金#補助金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7

0.0620

0.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