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近日針對車票進行「改版」,將原有的磁條設計改為QR Code掃描,同時將車票本體放大。對此,就有一名網友坦言,高鐵車票變大張後變得很佔空間,並質疑真有比較環保嗎?貼文曝光後,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
原PO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他在近日搭乘高鐵時,發現車票變得非常大一張,坦言以前可剛好放入皮夾,現在卻必須先將票卡對折,讓他不解發問,「變這麼大一張有比較環保嗎?超佔空間的」。
貼文曝光後,立刻引來大批網友留言討論,眾人也紛紛解釋車票改版的好處,「過閘門省電」、「掃QR Code比刷磁條省電,而且維修起來方便很多」、「磁卡成本比這個高很多」。

另外,也有網友建議,搭乘高鐵可盡量購買電子票券,既能直接使用高鐵APP購票、乘車,還兼具環保價值,「要環保買電子票,買實體票大部分是為了老人家跟遊客」、「已用電子票N年,早就不知道高鐵票長什麼樣子了,推薦電子票喔超讚的,也不用怕弄掉(除非手機掉了) 」。
台灣高鐵當時在新聞稿中解釋,QR Code車票改採光學感應,每張感應過閘耗電僅需2瓦,較磁票使用機械帶動閘門驗/出票、每張耗電90瓦,大幅節省約98%電能,預估每年可節省超過10萬度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