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威脅砍除補助經費,要求美國多所知名大學,配合刪除一切他所謂「反猶太」的現行政策,紐約時報專文形容川普政府作為,恍如中國文革,多間名校為錢所逼,預先裁員、減招,哥倫比亞大學更完全低頭,哈佛大學卻硬頸發出律師信,捍衛學術自主權拒絕配合,結果川普政府撤銷了給哈佛超過22億美元的補助。事件起源的加薩戰場,以色列也用各種手段,逼得加薩難民們快無生路:炸毀僅剩的醫院、阻擋所有物資援助,上萬人營養不良,現在連乾淨水都缺乏。

加薩難民兒童:「我們想活下去,我們吃麵包和豆子、麵包和茶,沒了。讓我們像世界其他的孩子一樣,活下去。」
孩童不是恐怖分子,但得到恐怖的待遇:3月2日以色列主戰派內閣單方面破壞停火協議,加薩民眾喪生數量超過5萬1千人,以軍不給加薩民眾留生機。
4月13日是多個基督宗教的聖枝主日,兩千多年前這天的一週後,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如今以色列主戰內閣也選在這天,炸掉加薩的阿里浸信會醫院(Al-Ahli Baptist Hospital),及旁邊的基督教堂,至少1名兒童罹難;可怕的是,這所能服務上千人的醫院被毀,加薩境內沒有醫院了。
CNN主播:「以軍推進地面行動,深入加薩,逼迫數十萬巴勒斯坦人,再度遷移,能去的地方面積也不斷縮小。」
為了逼迫哈瑪斯投降,以色列無所不用其極,阻擋所有援助物資入加薩超過一個月,聯合國數據顯示有6萬名兒童營養不良,食物種類少得可憐,麵粉價格飆漲4倍半,瓦斯罐價格漲幅是4000%。
運水車司機等了五小時才輪到他加水,以色列還禁止燃料運入加薩,海水淡化廠無法運作,更殘忍的是以色列政府關掉加薩境內
主要供水管,上百萬加薩難民,每天能得到的飲用水加食用水,是戰前的4分之1。勉強維生的4公升水,要價100元以色列幣(Israeli New Shekels),約是880元台幣。
加薩運水車司機 阿盧什:「您看到的這個男人,從三、四公里外坐驢車來,只為了拿1加侖飲用水。」
沒有乾淨的水,加薩現有的各種傳染病疫情都會加重。世界上確實有不少人,不想袖手旁觀這人造地獄。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外,挺巴勒斯坦的抗議集會,演變成警民衝突。
阿姆斯特丹挺巴營地發起人 傑伊:「我們來抗議,因為阿姆斯特丹大學,仍與參加種族滅絕的以色列大學及機構保持聯繫合作。」
佔領阿姆斯特丹大學行政中心的抗議者們,最後至少有9人被鎮暴警察逮捕。類似的抗議去年也發生在美國,當權陣營眼中,彷彿猶太人的命才是命,對以色列不滿,就被官方解讀為反猶太。
CNN記者 金格拉絲:「哈佛透過律師信表示,不,我們不會遵守這規定。」
4月初,川普政府致函美國多所知名大學院校,用砍除經費補助為要脅,洋洋灑灑提出十大項「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要求,包括限制錄取國際學生、政府審查學術與課程計畫。哈佛透過律師發信,正式拒絕。
美國教育部4月14日宣布,凍結對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22.6億美元的聯邦資金補助。相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低頭讓步求補助,其他美國名校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加大、史丹佛與賓州大學等,低調以預先減招、停止研究計畫或裁員來因應,但哈佛不一樣。
CNN記者:「到本月份為止,已有12名哈佛附屬機構的學生,包括7名在校生,簽證遭吊銷,引發校內抗議行動。」
瑞典留學生 傑登:「今天站出來抗議的,每個人都承擔很大風險,因為當美國移民執法局探員,在我們門外出現時,哈佛校方應該挺我們。」
巴基斯坦留學生 席亞:「為我們的價值觀站出來,未來會付出代價,但我從5000英里外的巴基斯坦來此,可不是為了害怕走出宿舍門5呎。」
哈佛師生們在剛過去的周末,強烈抗議,一群哈佛教授並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認為其多項要求是聯邦官員利用職權,壓制批評者,也壓制他們不喜歡的言論,違反美國民權法案第一修正案,賦予哈佛大學的權利。堅持學術自主權卻真的「求仁得仁」,哈佛校方的硬頸算是首開先例,傳出校方要向華爾街借貸7.5億美元應急。
佛蒙特州無黨籍參議員 桑德斯:「現在我們有了一位美國總統。」
(台下觀眾噓聲)
佛蒙特州無黨籍參議員 桑德斯:「我同意你們(的噓聲)。」
美國知名猶太裔資深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4月13日意外現身加州柯契拉谷音樂節(Coachella Valley Music and Arts Festival)。面對台下小他一甲子的年輕人,大聲疾呼加薩人權、女權、環保與正義。
紐約時報3月份的專欄評論文章指出,當今美國氛圍,包括獨尊猶太裔權裔、以川普陣營喜好為唯一政策指標等,很像1966年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
佛蒙特州無黨籍參議員 桑德斯:「美國的未來,就靠你們這一代了。」
高齡83歲的桑德斯,呼籲美國年輕一代勇敢接棒,改變川普帶來的混亂,為追求正義公理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