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重生4

康復後體力差、憂鬱,醫生憂心多是年輕人

文/許稚佳
影音・文字記者/許稚佳 攝影記者/潘建樺
發布時間/2022.05.28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讓確診數字居高不下,國內朝病毒共存的方向走,隨著越來越人的確診,對沒有打疫苗的族群、染疫後的康復者來說,都將面臨不同的考驗,也是政府該積極處理的問題,至於封了2年多的邊境,隨著疫情的變化,開放的日子似乎不遠,海外遊子歸心似箭,《TVBS新聞網》規畫系列報導,在新冠不會消失的世代,未來生活將會如何變化。

「總覺得病毒還在體內,每天感覺精神好像沒以前好。」染疫康復者劉大哥這樣說,而這似有非有的症狀,成了多數確診者通病,醫師發現,不少年輕人在康復後,有疲憊、失眠、呼吸喘,甚至陷入憂鬱的情況,讓他們短時間內無法返回職場,估計這波大規模確診後,將出現海量後遺症潮,需密切觀察有無出現和國外一樣的「長新冠」情形。

TVBS

新冠康復者到整合門診,需進行多項評估。(示意圖/TVBS)

今年28歲《TVBS新聞網》記者葉韋辰,5月初也確診新冠,他實際記錄下染疫後的身體改變,自述確診時喉嚨如「如刀割般」劇烈疼痛,聲音明顯沙啞、甚至說不出話,順利解隔後,即便沒有明顯不適,卻發現每天疲憊感加劇、思緒不清,以往可以進行的高強度間歇運動,但現在才剛暖身就覺得累,體力大不如前。

負責染疫康復整合門診的萬芳醫院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張哲華表示,目前規劃一週提供一個門診,每次會服務3至5名康復者,數量看來不多,但每位康復者都需要2至4個科別的治療,所以花費時間較長。

張哲華指出,前來門診的康復者中,有不少人都是年輕人,普遍出現的後遺症狀就是虛弱無力、失眠、咳嗽、呼吸急促喘,部分生活還需要家人協助,「這種虛弱的現象和一般人感受很不一樣,常常睡了一整天都睡不飽。」甚至有患者因住院後身心受創,返家出現焦慮不安、淺眠,甚至憂鬱的傾向,這些情況也都會影響到職場生活。

TVBS

萬芳醫院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張哲華。(圖/TVBS)

其中也不乏新冠中重症的康復者,張哲華分享,一名30多歲護理師染疫後症狀加劇,在急重症的情況下呼吸衰竭、接受氣管插管,經過長時間的肺部復原、治療後出現,返家後1個月都需要間歇性供養,同時配合醫療居家團隊的肺部復健,2個月後氣喘情況才明顯改善,無須供氧,但仍須持續返回整合門診,進行胸腔、復健科追蹤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指出,「腦霧」是現在Omicron變異株下常見的困擾後遺症,患者明明只是輕症,卻在染疫後影響思考、記憶和集中力,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TVBS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圖/TVBS)

周百謙表示,隨著新冠多種變異株的出現,後遺症也出現不同樣態,從一開始的新冠武漢原始株、Alpha、Delta株造成的肺部纖維化、呼吸喘悶後遺症,到現在Omicron輕症化,卻導致腦霧的後遺症狀況出現,估計在5月這一波大規模本土染疫痊癒後,將陸續出現龐大的後遺症,需要密切觀察有沒有出現和國外一樣的「長新冠」。

健保署表示,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計畫統計截至5月4日,共有104間醫療院所加入,成立整合門診,服務了92位康復者,因計畫才開始不久,相關統計的研究需等到一定人數後才會做分析,也將持續追蹤。

#長新冠

#Omicron後遺症

#整合門診

#新冠康復者

#病毒

#虛弱無力

#失眠

更多系列文章

TVBS製作團隊

數位事業部

TVBS新聞網
潘建樺・許稚佳

內容策展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