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中東戰火與美中角力夾擊 全球經濟風暴來襲 台灣如何突圍?

記者 王薏婷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6/20 09:03
最後更新時間:2025/06/20 10:44
圖 / 「地緣政治新秩序:從晶片到關稅的美中台三角競局」座談會。
圖 / 「地緣政治新秩序:從晶片到關稅的美中台三角競局」座談會。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火藥味瀰漫中東,外界對接下來的發展劇本高度關注。儘管美國至今尚未明確表態是否介入,但一旦最終決定出手,恐將引爆一場更大規模的區域戰爭。這場衝突也進一步波及當地原油與天然氣的供應,預估短期內油價將隨之上漲,對全球經濟勢必帶來衝擊。

同時,另一場牽動全球秩序的角力也在升溫。川普對等關稅的90天寬限即將到期,近期他頻頻出招,不僅透露可能延長談判期限,還與中國展開第二輪貿易協商。這波動作再度撼動全球貿易格局,各國加速盤點對外依賴,強化戰略自主。台灣作為供應鏈樞紐,又該如何因應變局、尋求突圍?

 

圖 /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薛健吾以《地下帝國》切入,剖析美國自2015年起對中國進行科技遏制的背景與動機。

為探討當前情勢的變化,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攜手TVBS,於19日舉辦「地緣政治新秩序:從晶片到關稅的美中台三角競局」座談會,邀請多位知名專家參與討論,包括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立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薛健吾博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博士,以及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葉俊顯博士。活動由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張峻豪博士主持,且邀請到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教授擔任特別來賓。

圖 /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立分析中東問題。

林子立在座談會上針對當前的中東局勢作出回應。他表示,中東的問題,包含以色列近期的作為,都可能會降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信用,而中國則可能漸漸掌握印太地區的主導權。這兩大強權的競爭態勢,早在多年前就慢慢浮現。薛健吾以《地下帝國》為切入點,剖析美國自2015年起對中國進行科技遏制的背景與動機,指出美中競爭的根源,主要來自安全、地位與利益等因素,此外也與雙方內部的經濟結構問題密切相關。
 

圖 /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認為,美國霸權逐漸衰弱。

郭育仁認為,美國霸權逐漸衰弱是目前較明顯的趨勢,而川普則試圖用各種方式來減緩、甚至逆轉這股衰退趨勢。在國際局勢變動之下,台灣不論是在地緣位置還是晶片供應鏈上的角色,都變得更加關鍵。但他也提醒,台灣的重要性越高,美國對台的期待和施壓也會越強,關稅手段可能就是其中之一。林子立對此也表示,台灣應強化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的韌性,才能在兩強之間找到突圍的機會。葉俊顯則指出,在過度依賴可以被武器化的情況下,供應鏈的自主性就變得格外重要。台灣必須在強化在地韌性的同時,維持與全球的連結,才能應對關稅戰等外部衝擊。




 

川普關稅談判

#地下帝國#川普#關稅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06

0.0306

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