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再度點燃戰火!以色列在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對伊朗發動代號「崛起之獅」(Rising Lion)的閃電襲擊。以軍針對伊朗首都德黑蘭、核研究設施及軍事基地等數十處發動空襲,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證實行動不會只有一天,而是直到伊朗核武威脅消失為止。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證實許多高階軍官和科學家在此次襲擊中喪命,將對以色列進行強烈報復,決不放過。《TVBS新聞網》特別整理雙方開戰原因、國際影響與最新消息一覽。
目錄快速導覽
- 以色列空襲伊朗原因是什麼?「崛起之獅」的行動背景
- 以色列開戰空襲影響範圍、目標速覽
- 伊朗反擊!以色列、伊朗戰爭行動最新消息
- 美國對以色列伊朗戰爭態度
- 為何以色列此時出手打伊朗?地緣安全與核威脅分析
- 以色列伊朗戰爭影響》國際油價、股匯市一覽
- 以色列伊朗戰爭未來走向?伊朗可能如何反制?
- 以色列開戰5大關鍵問題解答

以色列空襲伊朗原因是什麼?「崛起之獅」的行動背景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多次對川普表示將強力攻擊伊朗的核設施,阻止其核武計畫。據以色列軍方說法,伊朗擁有足夠鈾濃縮材料,能在數天內完成15枚核彈。川普政府為此進行多次辯論,最終於4月宣布,尋求外交途徑解決伊朗的核武問題。
不過近期伊朗拒絕美國提出的停止所有鈾濃縮計畫,僅表示願意持續與美國談判。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於美國時間6月12日,宣布伊朗違反核擴散活動,認為其核子研究已經超越民用水準,具備研發武器的能力。川普警告若伊朗持續不同意中止核武計畫,以色列有可能會襲擊伊朗,破壞談判。他補充:「實際上可能有幫助,但也可能毀了談判。」
更多新聞:以色列閃電襲擊原因曝 軍方:伊朗數天內可完成「15枚核彈」
以色列開戰空襲影響範圍、目標速覽
以色列空襲伊朗境內數十處,包含首都德黑蘭、核子研究區納坦茲和大不里士,以及飛彈軍事基地都遭到轟炸。伊朗官方證實有數名高階軍官和重要的核子科學家都在此次襲擊中身亡。
德黑蘭爆炸現場與官方聲明
首都德黑蘭遭受猛烈砲火,爆炸火光衝天在黑夜裡特別刺眼,多棟建築被摧毀、民眾在街上流離失所等。目前伊朗官方宣布關閉領空,消防部門持續清理現場。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發聲明表示:「以色列能預料會遭受強烈報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不會放過以色列。」
更多新聞:伊朗遭空襲!多名軍官、科學家身亡 最高領袖:以色列將付出代價

伊朗軍隊高官和核子科學家遭擊斃名單
據伊朗國家媒體報導,已確認罹難者名單如下:
- 薩拉米(Hossein Salami):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最高指揮官
- 拉希德(Gholamali Rashid):卡塔姆安比亞(Khatam-al Anbiya)中央司令部司令
- 巴蓋里(Mohammad Bagheri):伊朗武裝部隊參謀長
- 特黑蘭奇(Mohammad Mehdi Tehranchi):參與伊朗核武計畫的核科學家、德黑蘭伊斯蘭阿扎德大學(Islamic Azad University)校長
- 哈吉札德(Amir Ali Hajizadeh):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航太和太空部隊指揮官
- Fereydoun Abbasi-核能工程專家,領導一個秘密小組,參與多項核相關事務
- Mohammad Mahdi Tehranshi-物理學專家,資深武器專家,核武器研發的核心知識樞紐
- Akbar Motalebi Zadeh-化學工程專家
- Saeed Barji-材料工程專家
- Amir Hassan Fakhahi-物理學專家,在伊朗體系中被視為核物理領域的資深專家,多年來一直參與核計畫
- Abd al-Hamid Minoushehr-反應爐物理學專家,伊朗核計畫的領導人物,其領域內的專家
- Mansour Asgari-物理學專家,參與以雷射為基礎的鈾濃縮技術發展
- Ahmad Reza Zolfaghari Daryani-核能工程專家
- Ali Bakhouei Katirimi-力學專家,參與設計用於核武器的爆炸系統開發
路透社報導至少有 20 名伊朗高級指揮官在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中喪生。
以色列空襲哪些伊朗設施?鈾濃縮設施、核子研究中心、軍事基地、民宅等
除首都德黑蘭慘遭猛烈砲轟外,遭受攻擊的設施包括位於伊朗中部納坦茲的主要鈾濃縮設施,伊朗國家電視台稱,該設施遭到多次攻擊,冒出黑煙。納坦茲核設施位於德黑蘭南方、什葉派聖城庫姆(Qom)外圍的平原上,包含兩座濃縮廠房:地面上的試驗型濃縮廠(PFEP),以及位於地下三層、規模龐大的燃料濃縮廠(FEP)。燃料濃縮廠是為商業規模濃縮鈾而建造的,可容納5萬台離心機。目前,該廠安裝了約1.4萬台離心機,其中約1.1萬台正在運行,可將鈾精煉至純度高達5%的水平。目前尚不清楚以色列的襲擊對核設施到何種程度,但伊朗官方聲稱「無核污染現象」。
更多新聞:以色列空襲鎖定納坦茲鈾濃縮設施 當地爆炸伊朗稱「無核污染現象」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引述伊朗高級官員的話稱,德黑蘭周圍至少六個軍事基地以及軍事指揮官的住所和多棟住宅大樓也遭到攻擊。


伊朗反擊!以色列、伊朗戰爭行動最新消息(不斷更新)
台灣時間6/25晚間更新
根據伊朗媒體的報導,德黑蘭當局在為期12天的衝突中一共逮捕多達700名被指控與以色列有聯繫的人員,另外有3名被指控為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的男子遭到絞刑處死。《以色列時報》報導,伊朗官方媒體《Nournews》指出:伊朗在為期12天的以伊衝突中,共計逮捕多達700名被指控與以色列有聯繫的人員,且就在停火協議生效的第2天,有3名被指控為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的男子遭到德黑蘭當局處以絞刑。
伊朗司法部門指出「伊德里斯‧阿里(Idris Ali)、阿扎德‧舒賈伊(Azad Shojai)和拉蘇爾‧艾哈邁德‧拉蘇爾(Rasoul Ahmad Rasoul)試圖將裝備引入伊朗、實施暗殺,他們因與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合作而被捕受審,判決於今天(25日)上午執行,3人被絞刑處死」。
台灣時間6/25午間更新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將解除與伊朗交戰的12天期間,針對公眾聚會、工作場所和學校所實施的限制。雙方的停火協議稍早已生效,據報兩國也將陸續開放領空。以色列軍方透過聲明表示,依據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的命令,從今天晚間8時(台灣時間25日凌晨1時)起,「全國所有地區將全面恢復活動」。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並命名為「午夜鐵鎚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並宣稱「完全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不過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初步情報評估顯示,這些攻擊並未摧毀伊朗核計畫的核心,僅讓其進程延後數月。白宮發言人否認了這項評估,並指責是情報界「不具名魯蛇」亂講洩密,錯得離譜。川普也在真實社群發文痛批:「假新聞的CNN和紐約時報聯手企圖貶低這場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打擊。」再度強調「伊朗的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
台灣時間6/24晚間更新
以色列政府正式發表聲明、表示同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先前宣布的停火協議,同時提出警告、稱任何違反停火的行為將引來以色列當局「強而有力的回應」,以色列機場管理局也表示在伊朗連夜發射飛彈襲擊後,以色列已重新開放領空,不過後續又傳出以色列國防軍(IDF)偵測到伊朗發射彈道飛彈,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更指責伊朗違反停火協議、誓言會強力回擊,不過伊朗政府否認有在停火後發射飛彈。
《以色列時報》最新報導指出:停火生效2.5小時後,以色列國防軍表示再度偵測到伊朗發射彈道飛彈,以色列北部地區預計將在幾分鐘內拉響警報。報導指出:伊朗朝以色列發射了至少2枚彈道飛彈,不過飛彈很可能已被攔截,目前尚無撞擊或人員受傷的報告,之後以色列國防軍本土指揮部稱「以色列北部的平民已可離開防空洞」。
針對伊朗,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台灣時間24日下午4時發表聲明,稱自己已命令以色列國防軍「對伊朗違反停火的行為作出有力回應,對德黑蘭市中心的政權目標進行猛烈打擊」,《以色列時報》引述《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的說法報導,稱有關伊朗在停火生效後向以色列發射飛彈的報導是假的,《BBC》也指出: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薩維(Sayyed Razi Mousavi)否認在過去幾個小時內向以色列發射了任何飛彈。
美國總統川普24日台灣時間晚間快七點,於社群媒體發文,要求以色列不要再丟炸彈,警告意味濃厚,準備搭飛機去荷蘭參加北約峰會的他,對記者表示以色列跟伊朗都違反停火協議。
川普全文寫道,「以色列,不要投下那些炸彈。如果你們這麼做,這就構成重大違規。把你們的飛行員帶回家,現在! 」而根據美聯社報導,川普表示,以色列與伊朗雙方都在週二清晨停火期限後發動攻擊,違反停火條款。川普是在白宮對媒體發表此言論,當時他正準備前往海牙參加北約峰會。他對持續的攻擊行為表示失望。
台灣時間6/24上午更新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24日上午6時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達成協議,預計在約6小時後生效。但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卻突然傳出爆炸巨響,並感受到劇烈震動,戰火未歇。川普在真實社群發文上聲稱,以伊雙方已達成完全停火協議,預計在約6小時後生效,停火分三階段執行。伊朗將首先啟動停火,持續12小時;隨後由以色列接續實施停火,再持續12小時;最後雙方履行完12小時停火後,全世界將共同見證「12日戰爭」正式結束。
但根據伊朗《法斯通訊社》報導,在以色列軍方發布針對德黑蘭第七區的疏散警告後,伊朗首都德黑蘭傳出3聲巨響。以色列對伊朗多個地點發動攻擊,包括德黑蘭西部的卡拉季(Karaj)、西阿塞拜疆省的烏爾米亞(Urmia)、伊朗北部的拉什特(Rasht)以及吉蘭省的其他地區。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在社群X上PO文表示,伊朗並沒有達成停火協議,但如果以色列在當地時間凌晨4點以前停止「非法侵略」行動,德黑蘭將停止攻擊。
台灣時間6/23晚間更新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23日在美國空襲後首度發聲,在X上發出一張被轟炸的骷顱頭指控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敵人犯下了一個大錯,犯下了一項重大罪行;他必須受到懲罰,此刻他正在被懲罰。」揚言「必須付出代價」。
《CNN》報導,以色列空軍發動新一輪攻擊,以色列國防軍證實,超過15架戰機突襲伊朗西部城市克爾曼沙阿,成功摧毀數座地對地飛彈發射與儲存據點。另有6座伊朗機場成為攻擊目標,共摧毀15架戰機與直升機,包括F-14與AH-1直升機等。攻擊同時破壞跑道、地下掩體與一架空中加油機,顯示以軍企圖全面癱瘓伊朗空軍戰力。
伊朗精銳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發言人佐爾法加里(Ebrahim Zolfaghari)23日表示,鑒於美國已直接參戰伊朗與以色列的戰爭,因此美國將面臨來自伊朗的報復。伊朗將採取「強力且針對性的軍事行動」,美國將面臨「沉重、嚴厲、令人遺憾又出乎意料的後果」。
一個監控飛航風險的組織Safe Airspace23日警告,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可能會加劇美國航空公司在此區面臨的風險,「雖然尚未有針對民航的具體威脅,但伊朗先前曾警告將透過直接行動或如真主黨(Hezbollah)等代理人,報復攻擊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利益。」同時,包括新加坡航空、英國航空等航空公司已取消往返杜拜與杜哈的航班。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顯示,航空公司皆避開伊朗、伊拉克、敘利亞與以色列的空域。

台灣時間6/23上午更新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美東時間22日表示,美方目前透過檯面上和私下等不同管道向伊朗傳遞訊息,給他們機會能夠坐上談判桌,更公布了這次代號為「午夜鐵鎚行動」的內幕,公開證實飛越太平洋的B-2是欺敵戰術。美方證實有跟盟友保持聯繫,更強調這是美國主導、美國執行的一次行動。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則表示,以色列非常接近達成消除伊朗彈道飛彈和核計畫威脅的這兩項目標。美國碉堡剋星炸彈已造成伊朗福爾多(Fordow)核場址嚴重受損,但是受損程度仍有待觀察。
伊朗國營英語電視台新聞電視台(Press TV)報導,伊朗國會已批准封鎖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動議。全球約20%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經過這個海峽,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呼籲中國說服伊朗不要封鎖荷莫茲海峽,因為中國高度依賴荷莫茲海峽取得所需石油。
根據《新華社》23日報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於安理會緊急公開會上發言,強烈譴責美國襲擊伊朗、攻擊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保障監督的核設施,他稱:「目前中東局勢驟然緊張,中國對於事態可能走向失控深感擔憂。衝突當事方,尤其是以色列應立即停火,防止局勢輪番升級,堅決避免戰爭外溢,有關各方應遵守國際法,克制武力衝動,避免激化矛盾、火上澆油。」
台灣時間6/22晚間更新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川普聲稱此舉是為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同時發布貼文,警告伊朗不要進行任何形式的報復,否則將遭遇美軍比今晚更強勢的武力還擊。卻被國際社會質疑可能引發更大規模衝突。據《BBC》報導,川普日前提出給伊朗兩週談判期限,卻於期限到期前突擊,外界揣測背後協商可能已經破裂。
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對此強烈警告,認為美國此舉將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混亂,讓原已動盪不安的中東局勢雪上加霜,更可能造成「全球性的災難」。另一方面,川普打破46年來紅線,公開捲入以伊戰爭,美國研究中東學者認為,伊朗高層顏面掃地,未來很可能想挽救尊嚴,對美國採取報復手段。
而伊朗國家電視台也揚言:「中東每位美國公民、軍事人員,都是合法攻擊目標。」美軍也已通知中東部隊,做好隨時遭伊朗報復的準備,認為伊朗可能「啟動境外恐怖組織,在海外對美國人員與設施發動攻擊」。此外,《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也披露可能遭伊朗襲擊的3處美軍基地、設施。
例如美國海軍第五艦隊(US Navy Fifth Fleet)、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Air Base)、阿薩德空軍基地(Al Asad Air Base)等。此外,伊朗也可能透過襲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各國外交使館。擅長打代理人戰爭的伊朗,有可能利用旗下扶持的組織來對美國進行報復。例如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又譯胡塞武裝)政治局成員阿薩德(Hizam al-Assad)發文表示,川普必須為襲擊伊朗承擔後果。
台灣時間6/22上午更新
根據《紐約時報》最新消息,美國在21日向伊朗三個核設施投下炸彈,甚至出動B-2隱形轟炸機。動用共6枚號稱「碉堡剋星」的GBU-57鑽地炸彈(MOP)、30枚巡弋飛彈。這是美國在連日觀望後,首次明確出手加入戰事。川普透過社群媒體表示:「所有戰機現已脫離伊朗領空,已對福爾多(Fordo)投下『完整彈藥』,所有飛行員均已安全返航。」
川普指出,此次攻擊目標包括福爾多與納坦茲(Natanz)兩大鈾濃縮設施,其中納坦茲數日前才剛遭以色列以小型武器攻擊;第三個目標則是位於伊斯法罕(Isfahan)附近的一處設施,據信該地存放著接近武器級的高濃縮鈾。國際核查人員兩週前才曾造訪該設施。
台灣時間6/20晚間更新
川普表示將於兩周內決定是否介入以伊戰爭。與此同時,伊朗副外交部長哈蒂柏札德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如果加入以色列的空襲,將為整個地區帶來『地獄般的災難』」,並強調「這不是美國的戰爭,如果川普真的介入,他將永遠被人們銘記為一位捲入不屬於自己戰爭的總統」。哈蒂柏札德還表示,美國的介入將使衝突陷入泥潭,侵略將繼續,並使殘酷暴行的終結被延後。
《以色列時報》引用以色列第12頻道消息,稱以色列安全機構已發現伊朗試圖攻擊與以色列相關的海外目標,例如外交使團或以色列航空公司飛機的停放地點,但沒有引用任何消息來源。為了阻止此類攻擊,又稱「辛貝特」的以色列安全部門正在歐洲進行大規模安全行動、並向歐洲地區增派人員。
另一方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發言引發關注。他日前在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一間遭伊朗空襲的醫院前發表談話,稱受到伊朗空襲影響,兒子婚禮不得不再度延期,認為自己的家人也因空襲承受代價。此舉引發以色列社會強烈批評,許多民眾及政界人士認為納坦雅胡與現實脫節,對他人苦難缺乏同理心。
台灣時間6/20上午更新
美國會介入以色列和伊朗的戰爭嗎?白宮發言人李維特( Karoline Leavitt )給出答案。她指出考慮到近期與伊朗進行談判的可能性相當大,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在未來兩週內做出決定,並承認川普政府與伊朗仍在繼續交流。李維特也強調川普不允許伊朗進行鈾濃縮和擁有核武器的立場,警告「川普一直追求外交解決方案,但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地動用武力」。
另一方面,一篇《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若美國未協助以色列消除伊朗核威脅,恐讓中國以為「美國也不會防衛台灣」。對此,李維特表示川普將會考量各方觀點,並稱川普和習近平正維持尊重且友好的關係。
儘管川普尚未決定是否對伊朗出兵,但最新衛星影像顯示,美軍在卡達的阿爾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base)原本停放的40多架軍機已經撤離,外界分析,這個舉動是在降低伊朗潛在報復性攻擊對美軍造成的損害,美方可能正針對日益升高的區域緊張情勢進行戰略調整。
隨著衝突越演越烈,《華爾街日報》稱以伊衝突每天為以色列帶來數億美元的損失,可能會限制以色列長期戰爭的能力。若戰事持續1個月,以色列恐將耗資約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541億)。
台灣時間6/19晚間更新
以色列和伊朗交戰將近一週,雙方戰火愈演愈烈。以色列在當地時間週四(19日),襲擊了伊朗阿拉克(Arak)濃縮廠的重水反應爐,企圖毀伊朗透過重水冷卻核子反應爐產生「鈽」,用於核武研發;伊朗則以飛彈還擊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城市,包括台拉維夫(Tel Aviv-Yafo)、貝爾謝巴(Be'er Sheva)等地的醫院都遭飛彈擊中,有6人嚴重受傷,生命垂危。
此外,川普在美國時間18日在白宮戰情室召開會議,具體討論中東情勢的解方。川普向記者表示,他對該怎麼做有自己的想法,但中東情勢不穩定,他傾向於在最後一秒鐘做出最終決定。他後來也透露「我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做」,並再次要求德黑蘭無條件投降,稱「接下來的一週將會非常重要,也許還不到一週」。
然而,據美媒《Axios》指出,川普想確認GBU-57是否真的能讓伊朗的福爾多鈾濃縮基地「一擊斃命」?因為該武器從未被用於戰場上,川普擔心若是攻擊失敗,美國捲入中東的長期戰爭,那就得不償失,這是他仍在猶豫的最大原因。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專門用在核戰期間的美國「末日飛機」E-4B,被發現已經飛往華府附近的軍事基地,另外五角大廈也把最新進的航空母艦「福特號」,調往地中海,在中東附近已經部署三艘航母。報導指出,川普最快動手的時機,是在這個週末。
台灣時間6/19上午更新
《華爾街日報》報導,3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17日晚間已向高階幕僚批准了攻擊伊朗的計劃,但暫緩下達最終命令,並時刻觀察德黑蘭當局是否會放棄其核計劃,他18日則向記者表示「我對該怎麼做有一些想法,但我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我喜歡在截止日期前1秒做出最終決定」。
對於川普已批准對伊朗攻擊的消息,《紐約時報》報導,伊朗外交部次長塔赫特拉凡奇(Majid Takht-Ravanchi)向《CNN》表示「如果美國決定進行軍事介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在必要的地方進行報復,這很簡單明了,因為我們是自衛」。但《紐約時報》也引述一位不具名的伊朗外交高層指出,儘管哈米尼強硬表態,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Abbas Araghchi)卻對與美方會面一事持開放態度。報導指出,阿拉格齊希望藉由會談與美方就伊朗核計畫及與以色列的停火問題展開討論。他日前曾表示,只要以色列停止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德黑蘭願意回到外交談判桌,甚至暗示川普只需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聯繫,就有可能促使局勢降溫。
台灣時間6/18晚間更新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進入第6天,雙方仍在持續互轟。以色列駐美大使李特(Yechiel Leiter)17日預告,在與伊朗的戰鬥中,將有「驚喜」在19日和20日出現。伊朗國家電視台稍早也預告「今(18日)晚將會發生一件驚喜,一件讓全世界銘記數世紀的事情」,使外界擔憂危機將快速升級。《NEWSWEEK》指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阿拉伯語新聞頻道今日也在社群媒體分享一支影片,畫面中能看到一隻手撫摸核彈,旁邊寫著「也許(Maybe)」,觀看人次破580萬次,頗受外界關注。
伊朗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18日示警,稱若美國直接介入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伊朗將「堅決反擊」,該國的外交部發言人也強調「美國對衝突的任何干預都將引爆全面戰爭」。巴赫雷尼還表示「伊朗將劃定紅線,如果美國越過紅線,伊朗將回應」,但沒有具體說明哪些行動會引發反擊,並強調「我相信(伊朗軍方)將做出強烈、適度且適當的反應,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的介入程度,我們將在必要時做出反應」。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台灣時間晚間透過全國電視演說,回應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強硬發言,強調伊朗「絕不會屈服」,並警告美國若直接介入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戰爭,將為自身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哈米尼指出:「那些聰明的人,那些了解伊朗、伊朗人民與歷史的人,絕不會以威脅的語言與這個國家對話,因為伊朗民族是不會屈服的。」他接著警告:「美國人必須明白,任何美國的軍事干預,都將無可避免地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害。」
台灣時間6/18午間更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17日發文表示,美國逐漸對伊朗失去耐心,透露其有意派美軍攻擊伊朗的核設施。隨後再發文用全大寫英文寫下:「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還稱美國知道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藏身處,不過目前仍未打算殺他。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18日凌晨宣布「戰鬥開始」,並揚言對以色列人「絕不寬恕」。伊朗隨後向以色列發射兩波彈道飛彈,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發聲明稱,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導彈。以色列國防軍(IDF)在發布德黑蘭疏散令後,也宣布對該地展開新一輪空襲。最新消息指出:以色列空軍襲擊了位於伊朗德黑蘭附近的彈道飛彈生產設施,另外連德黑蘭東部的大學也不放過。
伊朗媒體18日凌晨指出:以色列空軍襲擊了位於德黑蘭附近科吉爾(Khojir)的彈道飛彈生產設施,該設施在以色列去年10月襲擊伊斯蘭共和國時就曾成為目標,不只如此,報導還提到「以色列戰機襲擊了位於德黑蘭東部的伊瑪目海珊大學(Imam Hossein University),該大學隸屬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
台灣時間6/17晚間更新
伊朗拒絕與以色列展開停火談判,唯有以色列率先停止空襲行動,德黑蘭當局才會同意展開停戰談判、重啟美伊核協議相關協商。對此,《CNN》示警稱,以色列若沒有明確的退場策略,恐將再度陷入1場「艱苦、危險且看不到盡頭的戰爭」。
《CNN》報導,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的攻擊在初期取得成功,但周末密集的轟炸和報復行動引發人們對以色列退場戰略的質疑,即「如何在實現其雄心勃勃的目標後結束這場衝突?」,儘管以色列幾乎未受阻攔地轟炸了伊朗的軍事和核設施,但也在對方的反擊中遭受數十人死亡的損失。
另一方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接受訪問時直言,結束戰爭的方法就是暗殺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他認為這不會使衝突升級,反而會結束衝突。但這項計畫被美國總統川普否決。
川普在G7峰會上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會面時向媒體談到以伊衝突表示:「這對雙方來說都是痛苦的局面,但我會說,伊朗在這場戰爭裡沒佔到上風。他們應該談判,而且應該馬上談,在還來得及之前。」當被問到什麼情況可能導致美軍介入這場衝突時,川普則拒絕回應:「我不想談這個。」
台灣時間6/17上午更新
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已邁入第5天,狀況卻持續升溫,甚至令在加拿大參加G7峰會的美國總統川普,都緊急返回白宮應對,還在他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突然發文:「所有人應立即撤離德黑蘭!」對此,白宮發言人雷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此行變更是因「中東局勢惡化」,須返美處理多項重要事務,他同時也要求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在白宮戰情室做好準備。
同時,川普也在受訪時直言:「我必須提前回去,原因很明顯,他們都能理解,這可不是小事,這是很大的事。」而在峰會上,有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明確表達不願簽署G7領袖草擬的中東聯合聲明,該聲明主張以色列有自衛權,並強調伊朗不得擁有核武,但川普選擇暫不簽署,讓原先展現團結的聲明陷入膠著。
另一方面,因衝突持續升溫,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也發布公告,呼籲所有在以色列的中國公民儘快通過陸路邊境口岸轉道返國或離境,甚至建議優先選擇約旦方向。
台灣時間6/16晚間更新
《以色列時報》報導,最新一次襲擊發生在16日凌晨 4 點左右,伊朗共發射了約 40 枚飛彈,襲擊了以色列中部和海法(Haifa)地區。這次攻擊共有三個主要影響地點,造成 8 人死亡,95 人受傷。其中佩塔提克瓦(Petah Tikva)4 人死亡,海法有 3 人死亡,貝內貝拉克(Bnei Brak)有 1 人死亡。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的最新統計數據,自13日以來,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了約350枚彈道飛彈,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以方攔截,但已造成24人死亡。 伊朗稱,自以色列週五發動衝突以來,已有 200 多人在當地喪生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報告稱,美國駐台拉維夫大使館分館在伊朗夜間襲擊中遭受「輕微損壞」。美國駐以大使赫卡比(Mike Huckabee)在X上發文稱,領事館在台拉維夫附近的建築受到「伊朗飛彈襲擊的衝擊」。由於「就地避難」令仍在生效,美國駐耶路撒冷大使館也將繼續關閉。他表示沒有美國人員受傷。
台灣時間6/16上午更新
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自當地時間13日凌晨以來,已經邁入第4天,戰火持續延燒。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誓言不清除伊朗的核威脅不罷休,他在15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伊朗的政權非常脆弱,以色列的襲擊可能會造成其「政權更替」。此外《路透(Reuters)》指出,以色列原本打算直接擊斃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不過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否決。
伊朗當地時間週日(15)晚間23時35分,庫姆市(Qom)發生規模2.5的地震,距離當地的福爾多(Fordo)核設施僅35公里。隨後16日凌晨3時12分,該地又傳出爆炸聲響與火光,顯示以色列持續對伊朗的核設施展開攻擊。據《華爾街日報(WSJ)》記者報導,西方國家已經認為福爾多核設施的將鈾濃縮至純度90%,已達「武器水平」,快接近可製造核彈,跨越以色列、美國等國家公認的紅線。
台灣時間6/15晚間更新
以色列國防軍(IDF)今天(15日)發出罕見警告,呼籲伊朗平民立即撤離軍事武器製造工廠及其相關設施,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是否預示新一輪空襲即將展開。IDF發言人阿維查伊・阿德拉伊上校(Colonel Avichay Adraee)透過社群平台X,以波斯語發表聲明,警告伊朗民眾遠離這些地點。他在貼文中強調:「目前在軍事武器製造設施及其支持機構內或周邊的人員,必須立即撤離,並在另行通知前不要返回。接近這些設施將危及性命。」這則貼文特別以伊朗官方語言波斯語發布,顯示此番警告似乎專門針對伊朗境內特定人員而來。阿德拉伊補充:「靠近這些設施將讓你處於生命危險之中。」
台灣時間6/15上午更新
以色列與伊朗因以色列突襲南帕爾斯(South Pars gas field)全球最大天然氣田,雙方於台灣時間週日凌晨,互相發動新一輪飛彈攻擊,導致耶路撒冷、台拉維夫響起空襲警報,北部中部也遭攻擊,一共至少造成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伊朗方面,官方證實德黑蘭「沙蘭」(Shahran)油庫及鄰近煉油廠遭以色列飛彈攻擊,現場一度起火,但火勢已受控。伊朗軍方表示,已出動飛彈及無人機攻擊以色列能源設施與戰機燃料生產設施,並強調若以色列持續行動,報復將「更重更廣」。此外,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克齊( Abbas Araqchi)宣布,原定於阿曼舉行的美伊核談判因以色列「野蠻」攻擊而取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未來數日伊朗將面臨更大衝擊。據《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 News Agency)指出,全球最大天然氣田南帕爾斯因以色列攻擊而暫時停產,導致國際油價上漲9%。
台灣時間6/14晚間更新
以色列在台灣時間14日下午,針對伊朗德黑蘭住宅區發動空襲,造成約60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兒童,另有320人受傷,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當地時間週五晚間至隔日清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還呼籲伊朗人民反抗政府。對此,伊朗軍方證實,兩名伊朗武裝部隊副指揮官在此期間喪生,並警告將以更強烈的回擊回應攻擊。
《半島電視台》引述伊朗官方電視台指出,此次攻擊目標為德黑蘭住宅區及克爾曼沙阿軍事基地,甚至波及梅赫拉巴德機場附近地區。兩名副指揮官古梅赫拉比(Gholamreza Mehrabi)及拉巴尼( Mehdi Rabbani)於攻擊中身亡,但確切遇害時間尚未釐清。伊朗軍方發言人發布嚴正聲明,表示「下一輪飛彈攻擊將比前次強大20倍」。
台灣時間6/14上午更新
伊朗當地時間13日晚間朝以色列發射百枚飛彈,並稱此行動為「嚴厲懲罰行動」(Operation Severe Punishment)。以色列台拉維夫等城市出現爆炸聲響,多棟建築起火燃燒。此行動至少1人死亡、34人受傷。以色列國防部長稱伊朗朝平民發射飛彈,此舉動已經逾越「紅線」。
過沒多久,換伊朗德黑蘭的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Mehrabad International Airport),與周邊地區隨即傳出爆炸聲並引發大火,現場濃煙密布。由於梅赫拉巴德機場是伊朗重要的航空樞紐,本次空襲被視為以伊衝突的重大升級。
以色列戰機進入伊朗領空後不久,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及周邊地區便傳出多起強烈爆炸聲。有目擊者指出,機場多處燃起大火,現場濃濃黑煙直竄夜空。梅赫拉巴德機場是伊朗最繁忙且具戰略地位的航空樞紐之一,同時具備民用與軍用功能,因此本次空襲引發高度關注。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4日凌晨遭受伊朗新一波飛彈攻擊,中部住宅區傳出遭飛彈擊中,造成3人死亡,80人受傷,並有多棟房屋毀損。據《Sky news》報導,以色列軍方表示,伊朗再度發射多枚飛彈,軍方努力攔截。隨著天色漸亮,全國多地響起空襲警報。從以色列台拉維夫拍攝的畫面可見,空中出現多道飛彈攔截軌跡。
台灣時間6/13晚間更新
當地時間13日下午一點左右再次對伊朗展開空襲,攻擊地點包括東亞塞拜然省的多處設施。伊朗半官方通訊社法爾斯(Fars)指出,最新一波空襲發生在大不里士(Tabriz)市附近,靠近當地機場。
伊朗國營電視台報導稱:「幾分鐘前,東亞塞拜然省(East Azerbaijan)再次傳出爆炸聲響。」該台同時引述消息表示,稍早一輪以色列空襲已擊中該省內10處目標,造成至少3人死亡。
台灣時間6/13上午更新
當地時間凌晨,以色列發動「崛起之獅」行動,空襲伊朗境內多處。以色列總理和軍方出面證實,並表示行動將直到「完全去除伊朗核威脅的那天」,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所有企業、學校、辦公室和超市都已關閉。
白天,伊朗最高領袖透過全國電視台發表聲明,證實多名高階軍官和重要的核子科學家都在此次襲擊中身亡。同時表示:「以色列應該預料到會遭到嚴厲懲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強硬手段不會放過他們。」
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謝卡爾奇將軍證實,部隊已經準備完成進入待命,隨時可以進行強烈報復,誓言讓以色列和美國付出代價。
中午,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言人、將軍德弗林(Effie Defrin)透露「過去幾個小時,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100架無人機」,而鄰國約旦的軍方也出動戰機、攔截數枚進入該國領空的飛彈和無人機。以色列軍方動用防空系統攔截無人機,並表示已將伊朗的無人機全數攔截。

美國對以色列伊朗戰爭態度
《華爾街日報(WSJ)》此前引述美國與以色列官員的話指出,如果伊朗拒絕美國所提限縮核計畫的提議,以色列最快在15日攻擊伊朗。報導另外指出,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9日和川普通話時,似乎就預告了「崛起之獅」行動。
川普12日示警,以色列可能很快會襲擊伊朗,破壞美伊之間的談判。不過他當時表示:「實際上可能有幫助,但也可能毀了談判。」《福斯新聞(Fox News)》主播拜爾(Bret Baier)在襲擊之後與川普通話,川普證實他事先知情,並向拜爾透露:「伊朗不可能擁有核彈,我們希望能回到談判桌前,雖然伊朗有幾位領導人不會再回來了(被擊斃)。」
川普在前幾日與伊朗談判陷入僵局時宣布,將美國在中東地區非必要領事館人員撤回。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接下來的立場,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在襲擊後火速發聲明強調,美國並未參與此次對伊朗的攻擊,並重申保護美國在中東地區部隊的安全為當前首要任務。
更多新聞:以色列空襲伊朗盧比歐急發聲「美國沒參與」 油價暴漲12%
為何以色列此時出手打伊朗?地緣安全與核威脅分析
以色列急於發動襲擊的原因分為國內壓力和國外生存威脅。首先納坦雅胡在國內承受巨大壓力,由於新軍事徵兵法案引發了政治僵局,以色列議會(Knesset)已召開會議討論解散議會。這可能導致提前進行大選,而民意調查顯示納坦雅胡將輸掉選舉,他急需更多時間來解決危機。
國外生存威脅方面來看,納坦雅胡先前不只一次公開表示,伊朗的核武計畫對於以色列乃至中東地區都是一大威脅。與中東國家始終格格不入的以色列基於歷史的摩擦和情勢,絕對是伊朗擁有核武後的第一個清算國家。
綜合《CNN》、《衛報(The Guardian)》等外媒報導,由於伊朗已經擁有足夠的濃縮鈾來製造核彈,而且材料足夠讓伊朗在「數天內完成15枚核彈」,因此威脅到以色列,讓行動迫在眉睫。先發制人的以色列由總理證實,不會一天就結束行動,而是會持續到伊朗核武威脅消失為止。

伊朗的核武計畫也讓世界擔心會引發中東的「核武軍備」,讓屢成火藥庫的中東各國開始發展核武。此外,伊朗長期以來作為中東「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擁有許多代理人,包括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以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各種民兵組織。
這讓中東局勢變得更加嚴峻,戰火有可能隨時一觸即發。若中東區域戰爭爆發,美國將被捲入,可能須付出巨大代價,這也是為何美國要與伊朗進行談判。
以色列伊朗戰爭影響》國際油價、股匯市一覽
以色列突襲伊朗之後,美國指標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價格週五(13日)一度上漲達6.2%,之後一路飆漲達12.08%,報每桶76.5美元。
黃金避險光環則被點亮,13日國際黃金價格漲破3,400美元,直逼歷史最高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截至台灣時間9時15分,黃金現貨價為每盎司3,425.56美元,直逼今年4月創下的3499.88美元歷史最高價。
更多新聞:以色列開戰伊朗助攻金價!美銀喊破4000美元 「這檔」暴漲
台股13日早盤大跌逾250點,連台積電除息行情也難以撐盤。不過黃金概念股逆勢上漲,顯示投資人明顯轉向避險。個股方面,佳龍(9955)盤中狂漲,最終漲停,單日漲幅達6.3%;金益鼎(8390)也漲逾1%;黃金ETF如期元大S&P黃金(00635U)和期元大S&P黃金正2(00708L)也都同步走高。

以色列伊朗戰爭未來走向?伊朗可能如何反制?
以色列和伊朗的紛爭有可能上升為中東的區域戰爭。納坦雅胡和以色列軍方已經鐵了心要剷除伊朗的核武計畫,而伊朗也強調絕不放棄,即便美國施壓也不示弱。目前伊朗雖僅派出百架無人機反擊,報復力度不大,不過在最高領袖哈米尼強調不會放過以色列的情況下,以色列和伊朗雙方預計都將有進一步行動。
相較以色列軍事攻擊,伊朗除了飛彈反擊外,可以動用「抵抗軸心」,大打代理人戰爭,包括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以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各種民兵組織,都忠誠聽從伊朗當局指示。
此外也可透過低成本的軍事威脅阻礙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能源關鍵航道。不過,這條航線同樣是區內國家出口能源的命脈,卡達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以及全球20%的石油也要經過這條航道。伊朗近年來與阿拉伯國家改善了關係,這次以色列襲擊之後,沙烏地阿拉伯也帶頭譴責以色列,伊朗目前沒理由損害這些國家的利益。

以色列開戰5大關鍵問題解答
以色列這次攻擊哪些目標?
以色列轟炸伊朗首都德黑蘭、最大的鈾濃縮設施所在地納坦茲、核研究中心與導彈軍事設施所在地大不里士等數十處。
美國是否直接參與或支援?
國務卿盧比歐稱美國沒有參與,不過川普強調:「伊朗不會擁有核彈,我們希望雙方重回談判桌。」
伊朗如何回應?會進行報復嗎?
伊朗派出逾百架無人機,不過都遭以色列攔截。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已經發聲明表示:「以色列能預料會遭受強烈報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不會放過以色列。」
這會造成世界油價大漲嗎?
瑞訊銀行(Swissquote Bank)資深分析師Ipek Ozkardeskaya表示,中東緊張局勢恐推動油價升至每桶90至100美元。同時她補充,目前液化天然氣價格尚未出現大幅波動,但若緊張局勢影響霍爾木茲海峽通行,全球約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氣運輸或將受阻。
台灣與全球會受到什麼影響?
中東局勢升溫恐會導致全球能源大亂,而台灣高度依賴石油與天然氣進口,若全球能源市場受嚴重衝擊,油價飆升、供應鏈受阻的風險將大幅提高,同時世界各國將面臨能源短缺帶來的經濟衝擊。
※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未經作者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轉載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