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日前達成貿易停戰協議,外媒分析稱:中國在與美國進行關稅休戰談判中展現「強硬立場」,這讓一些國家確信自己需要在與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貿易談判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更多新聞:美中下階段貿易談判「不確定性高」 中國統計局:國際環境複雜
《彭博》報導,中國強硬的談判策略為其贏得有利的協議條件、迫使美國退讓後,許多國家紛紛開始審視自己與美國的談判方式,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現任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歐爾森(Stephen Olson)指出「這改變了談判的態勢,許多國家關注日內瓦談判的結果,並得出結論:川普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有點過頭了」。
儘管官員們不願公開表示其談判態度將轉變為強硬,但有跡象表明部分國家已經意識到「手中的牌比之前認為的要多,可以放慢談判步伐」,特別是一些大國,BCA Research的GeoMacro首席策略師帕皮奇(Marko Papic)指出「許多國家可能會向中國學習,與川普總統談判的正確方式是『堅定立場、保持冷靜、迫使他屈服』」。

更多新聞:關稅扛不住! 沃爾瑪喊壓力大將漲價 川普怒嗆「給我吞下去」
此外,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專家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指出「所有排隊的國家都在想『好吧,我為什麼要排隊?』,這項協議讓中國插隊,而且對美國也沒有明顯的利益,因此對其他觀望的國家來說是雙重痛苦」。
甚至美國官員也表示談判將需要更長時間,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向《彭博》表示「與日本和南韓的談判需要時間」,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上周也表示「歐盟缺乏團結,阻礙了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