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簽署的行政命令多到數不清,也引發眾多爭議,其中一項就是「出生公民權」。不過他當時簽署這項命令後馬上被告,人權團體和數州聯邦法院指控違憲,甚至祭出「全國性禁令」,暫時限制實施命令,而美國最高法院,15日首度針對此案聽取白宮和州法院陳述,2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聚焦在全國禁制令的合法性。

高舉布條、扯著喉嚨喊口號,大批示威者在美國最高法院前,用西班牙文、英文雙語吶喊心聲。
美國示威人士:「現在川普必須滾蛋現在。」
美國總統川普(2025.01.20):「好這個好,出生公民權這是件大事。」
原來是為了抗議川普,在就任第一天簽署的終止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當時他才簽署不到2小時就挨告,遭人權團體指控命令違憲。
代表聯邦政府律師John Sauer:「公民條款的本意是將公民身分擴展至前奴隸的子女,而不是非法或暫時居住在美國的人。」
紐澤西檢察官Matthew Platkin:「我們說過內戰結束後,我們再也不會爭論,在美國領土上出生的孩子是否是美國公民。」
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第一條款,也被稱為「公民條款」,在1868年美國內戰結束之後獲得批准,目的是為了確保曾遭奴役的非裔美國人成為合法公民。
但在1898年的「黃金德案」(Wong Kim Ark),最高法院判例以來,這項條款一直被廣泛解釋為,所有在美國領土出生的人都是公民。
CNN記者Laura Aguirre:「川普政府希望最高法院裁定,地方法院法官是否有權干涉,或禁止總統的行政命令,反對三項地方法院的裁決,這些裁決阻礙了,川普總統終止美國出生公民權的努力。」
川普試圖挑戰,超過百年的美國憲法和判例,馬里蘭、麻州和華盛頓州聯邦政府,隨即發出所稱的「全國性禁令」,限制實施行政命令,因此白宮要求最高法院釐清,州聯邦法院是否有權拒絕執行總統的命令。
代表聯邦政府律師John Sauer:「自1月20日以來,地方法院已針對聯邦政府,發布40項全國性禁令,其中35項來自相同的五個司法區,全國性禁令超越了,第3條賦予的司法權,該權力僅用於解決對投訴方造成的損害。」
9位大法官,花了2個半小時聽取各方陳述,大多時間都在口頭辯論,地方法院是否有權祭出「全國性禁令」,較少時間討論出生公民權。
雖然這個案子,最高法院尚未做出任何結論,但未來赴美生美國寶寶的美夢恐怕破碎,而人已經在美國尋求庇護的,古巴孕婦也相當擔憂,腹中胎兒的未來。
來自古巴庇護尋求者Barbara:「我非常害怕我的寶寶,出生時沒有公民,因為她不會成為美國人,領取古巴身分也不是選擇,因為我們從那個國家逃離,我不希望女兒在排除她的社會中長大。」
引發爭議的川普行政命令不只這一樁,他宣稱為了驅逐委內瑞拉黑幫「阿拉瓜火車」成員,在3月時援引戰爭期間的「外國敵人法」,此舉曾遭最高法院暫時阻擋,然而賓州一名聯邦法官,週三裁定白宮可以援引外敵法。
加州律師:「家庭被分離是真實存在的現象,人們害怕全國各地發生的大規模驅逐威脅,而且不再只是威脅這是真實的。」
有被關在德州監獄的非法移民,在放風時間排出人形求救字樣SOS,希望不會被送到薩爾瓦多,關押在惡名昭彰的監獄CECOT。
由於川普大動作打壓非法移民,甚至連合法的移民者,都遭到移民執法單位ICE逮捕,橫跨全美許多拉丁社區紛紛取消文化活動,擔憂人走在路上隨時都可能被抓去關。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