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33萬人創紀錄!「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何吸引年輕人?BBC揭原因

編輯 沈惟中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12 17:5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12 17:51
2025年報名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的人逼近33萬,創下紀錄。(圖/翻攝自白沙屯拱天宮FB)
2025年報名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的人逼近33萬,創下紀錄。(圖/翻攝自白沙屯拱天宮FB)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於11日完成回鑾安座,10天9夜的進香行程圓滿落幕。這次活動的報名人數近33萬,較去年激增近一倍,活動也登上《BBC》報導。報導中稱媽祖信仰是「社會凝聚力的象徵」,不但介紹了儀式的內容及文化意義,也引述多名台灣人的話,分析了活動吸引多人報名的原因。
 
《BBC》報導,2025年報名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的人數達32.9萬,較2024年的18萬人激增近一倍,創歷史新高。自清代以來,苗栗通霄拱天宮的媽祖神像便在台灣落腳,進香活動也已有約200年歷史。白沙屯媽祖的徒步進香行程無固定路線,下一站去哪全憑媽祖當下旨意。由於媽祖鑾轎上有粉紅色遮雨布,加上進香速度快,又被稱作「粉紅超跑」。

 
 
至於報名人數為何增加?報導指出,過去台灣的宗教活動以中老年族群為主,但近年進香現場則湧現年輕面孔。白沙屯拱天宮透過YouTube直播與臉書粉專吸引逾10萬人線上觀看,年輕人則喜歡在Instagram與Threads分享進香動態與即時路線。報導認為,「這種現象反映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同,他們在進香中尋求心靈慰藉與社群連結,同時以科技放大信仰的影響。」
 
報導也提及多位信眾的小故事,顯示活動有凝聚社會的溫暖力量。高小姐從去年開始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她表示在進香中,觀察到罷免連署攤位與聲援柯文哲的民眾和平共存,體現了社會的多元與包容。另外,她也觀察到台灣的宗教很寬容:「除了出發前需要三天早齋,路上吃葷食也沒有關係。」她認為,各種靈驗事蹟表現台灣人的集體意志,撫平大家焦慮也給了沿途前進的勇氣,「所以參與的人數用倍數激增」。
 
30歲出頭的吳小姐是第一次參與活動,她提及一位在車站遇見的陌生大哥得知她們從台北而來,不但熱心幫付車票,還教導如何帶孩子「鑽轎底」。吳小姐直言:「人與人的互動太浪漫了!互不相識,卻因媽祖凝聚在一起。」
 
 
 
報導引述宗教人類學家的觀點指出,媽祖信仰不僅是一種宗教形式,更展現了台灣社會的凝聚力。從鄉鎮的傳統活動到都市年輕人透過直播參與,媽祖信仰已成為跨世代共享的文化現象。在政局變動劇烈、社會快速轉型的台灣,這項宗教活動已成為信眾心靈的避風港,使信眾得到慰藉。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BBC報導#媽祖信仰#宗教活動#社會凝聚力#台灣文化#報名人數#進香行程#粉紅超跑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82

0.0675

0.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