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在中國的晶片銷售除了美國的出口限制外,現在恐面臨新風暴。英媒《金融時報》指出,近期中國推出新的能源效率規定,可能會阻止中國買家購買輝達廣受歡迎的H20晶片。如果中國官員加強執法力度,輝達每年約新台幣5623億元的中國業務恐面臨被封鎖的風險。
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議企業在所有新建的資料中心採用符合高環境標準的晶片。《金融時報》查閱的文件顯示,輝達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目前不符合國家發改委最近提出的要求。
幾個月來,中國國家發改委一直在暗中勸阻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購買H20晶片,但這些規定尚未嚴格執行。目前,中國對H20的需求仍然強勁,部分原因是一些公司透過將H20放置在現有資料中心,而不是新擴建的資料中心,來繞過新的能源標準,以避免潛在的處罰。

然而,如果國家發改委決定更嚴格地執行禁令,影響可能相當巨大。在中國急於建設更多資料中心之際,輝達可能會失去訂單,轉向華為等中國國內企業,因為他們的產品更符合北京的綠色議程。
為了避免此一局勢,《金融時報》指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輝達正尋求在未來幾個月內安排高層主管與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鄭善志會面。不過這些限制措施,去年就已推出,但之前並未獲得關注。是當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才浮上檯面。
北京一直在推動當地企業減少對輝達等外國集團產品的依賴,輝達生產的圖形處理器對於開發人工智慧模型至關重要。輝達已經準備好解決方案,對H20晶片進行調整以滿足國家發改委的要求,但這種技術變更將降低晶片的效率,損害H20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國家發改委的立場向輝達發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這家美國晶片巨頭正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展開高風險的技術競爭。H20晶片是輝達在中國的旗艦產品,在美國於2023年10月收緊出口管制後獲准在中國銷售。這些限制措施禁止輝達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晶片,擔心這些晶片可能會提高中國的軍事實力。
今年,在DeepSeek推出其高效推理模型後,從阿里巴巴到騰訊的科技巨頭大幅增加了對H20晶片的訂單,這在中國引發了人工智慧熱潮。訂單激增的原因還在於市場預期輝達對中國的晶片銷售將面臨進一步限制。《彭博社》1月份報導,華盛頓正在探討可能涵蓋H20晶片的額外限制措施。
輝達越來越多地捲入美、中監管機構的矛盾之中。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去年12月啟動反壟斷調查,調查輝達是否在2022年底美國出口禁令生效之前就縮減了對中國客戶的晶片銷售。
中國是輝達的第四大市場,佔其總銷售額的13%。輝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產品在我們服務的每個市場都提供卓越的能源效率和價值。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出口管制政策應該進行調整,以允許美國公司提供盡可能節能的產品,同時仍然實現政府的國家安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