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疫情難預測」變異株BA.2襲多國 佔美東北病例約半

作者 香港01 責任編輯 胡孟歆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3/30 11:25
最後更新時間:2022/03/30 11:25
Omicron亞型BA.2在多國快速傳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Omicron亞型BA.2在多國快速傳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亞型BA.2正在多國傳播,導致疫情升溫。美國政府3月24日稱BA.2確診個案已佔美國東北部地區確診個案總數的約50%,更有專家指美國BA.2個案數據含糊,難以預測疫情並作出回應。

美國政府稱BA.2確診個案已佔美國東北部地區確診總數的約50%。(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總監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3月24日稱,目前BA.2確診個案佔美國全國確診個案總數的約35%,但BA.2確診個案已佔東北部地區確診個案約50%,這是政府如此仔細地觀察BA.2傳播情況的原因之一。她指雖然BA.2的傳染力更強,但它引發的病情看來並不比原始BA.1版本引發的病情更嚴重、對疫苗的抵抗性也不會更強。

她稱看到東北部一些地區個案增加,以及在一些污水監控系統的發現也增加。她稱一些地區的住院率有非常小幅的增加,但不是發生在重症個案、也不是發生在留院深切治療部的個案。

她呼應白宮官員向國會呼籲批准220億美元緊急新冠肺炎撥款的要求。她稱:「我們有檢測盒,我們有療法,但我們需要能購買它們,以及將它們運送並用在美國人身上。而如果我們沒有這撥款,這就是風險所在。」她也呼籲人們儘快接種加強劑。

 
BA.2引致的疫情恐較難預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BA.2引致的疫情或較難預測,政府亦難以採取適當措施來應對。美聯社3月26日稱,很多人在家進行快速測試後,沒向政府申報自己的病毒檢測結果,衛生部門也沒主動收集這些資料,導致難以預測實際感染人數。

侯斯頓衛理公會醫院(Houston Methodist)專家馬瑟(James Musser)表示,美國的BA.2個案數據含糊不清,專家需要盡量取得更多實時數據,為決策提供訊息。

美國的單日新增確診與染疫死亡個案有下降趨勢。《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計劃讓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2針的疫苗加強劑,包括輝瑞或莫德納疫苗。

日本

日本《產經新聞》3月26日稱,BA.2將成為全國的主流病毒株,預料到4月底,全國將有近100%確診個案是BA.2個案。報道稱,外界憂慮日本放寬防疫措施後,更多民眾外出會增加BA.2傳播的機會,引發的新一波疫情或會比第六波疫情更嚴重。

東京大學病毒學副教授佐藤佳指,Omicron亞型BA.1.1傳染力稍高於BA.1,而BA.2的傳染力比BA.1.1更高。

日本3月26日新增47,338個確診個案,新增死亡個案100個。
 

 BA.2目前是英國的主流病毒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英國

英國政府3月25日表示,BA.2目前是英國的主流病毒株。政府估計,現時BA.2個案佔英格蘭(England)確診個案總數的約93.7%。

英國3月25日新增77,509個確診個案,新增172個死亡個案,他們都是在收到病毒檢測陽性結果後的28天內死亡。

德國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3月24日的報告稱,德國BA.2個案佔全國確診個案總數的比例愈來愈高,而BA.1個案所佔的比例正減少。「本地」新聞網站德國版(The Local Germany)3月25日稱,德國衞生部門首次在一週內錄得150萬個確診個案,根據最新數據,在隨機抽取的病毒樣本中,BA.2個案所佔的比例約為72%。

RKI於3月25日公布,全國在過去24小時錄得296,498個確診個案,新增死亡個案288個。

延伸閱讀:

四地區污水陽性且病毒量高 14.5萬人要快測 涉耀東邨、富山邨等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獨家名人娛樂◢

👉藍心湄:單身是選擇 學會4件事活出精采

👉蔡依林、孔劉等男神、女神單身霸氣金句

👉少女心噴發!此生必看「甜寵劇」片單


香港01

#新冠肺炎#美國#日本#英國#德國#Omicron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香港01

由零到一,從無到有,看似單一的方向,卻有無限可能,等待被發掘。香港01,作為倡議型媒體的先行者,推動市民積極參與共建社會,憑藉專業和富靈感的新聞內容,驅動思維改變,鼓勵有建設性的互動和交流,建立社會歸屬感,推動社會進步。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5

0.0813

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