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Oct
- 2016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2014年之前,臺灣將思覺失調症譯為精神分裂症,這個名詞讓很多人產生誤解或錯覺,也因此被汙名化。
思覺失調症,並非人們誤以為的人格分裂,而是思考與知覺的一種障礙。
思考的面向,包括思考的內容、思考的邏輯、思考的連貫、思考的速度、思考的流程,即整個思考相關的內涵。當思考的內涵及其衍生出情感、行為、認知或言語邏輯出現失調的狀況,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最常見的症狀是「妄想」,也就是無中生有的想法,例如被害妄想、被跟蹤妄想、忌妒妄想、多情妄想。
有妄想的人,不但疑心很重,而且重到有點過頭,譬如認為同事們都在找他麻煩,在背後說他壞話,甚至走在路上,看見陌生人聊天時,也會起疑心:「這些人是不是在議論我?是不是準備要陷害我?」
這種「關係的意念」,即明明與自己無關的事,會解讀為跟自己有關。嚴重時,看到報紙頭條或社會新聞,會認為是含沙射影針對他而來;懷疑電視連續劇把他的故事給演出來了;甚至心裏想的事被廣播出來,大家都知道了!
有時,會突然有個意念跑出來,就像從腦子裏插入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明明不是他的,卻被硬生生植入;有時,想法會突然中斷,不知被誰抽走了,這些都是與思考有關的障礙。
知覺障礙,包括視幻覺、聽幻覺,以及各種感覺器官可接收到無中生有的幻覺,譬如明明沒有的東西,卻看得見;明明沒人講話,卻聽得見。
幻覺或妄想為什麼會產生?與腦子裏的多巴胺有關。多巴胺分泌不足,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多巴胺過度旺盛,對外界的刺激會變得非常敏感,敏感到無法選擇性的集中注意力。
例如,與人談話時,會注意到空調的聲音好大聲?時鐘的秒針「答、答、答……」地響?本是夜深人靜才會注意到的聲響,因為思考過濾器的篩板出了問題,全都跑進腦子裏。
當敏感程度到達極限,便開始懷疑隔壁一直咳嗽的人,是不是故意在找他麻煩?是不是有人在外頭側頭側耳,不小心咳嗽被他聽到了?
無論是幻覺或妄想,當這些症狀持續出現,甚至影響行為出現錯亂情況,持續超過半年以上,就稱為思覺失調症。
從負性症狀到正性症狀,整個病程出現,往往需要幾個月時間。負性症狀,是指一般人該有的情感卻沒有,例如見面不打招呼,該表露情感時很淡漠。正性症狀,是指一般人沒有的症狀,他卻極為明顯,例如妄想或幻覺。通常是等到患者的正性症狀出來,表徵較明顯時,家人才發現不對勁。
思覺失調症好發於15到25歲間,主要是因為這個年紀的腦部裏,多巴胺調控系統已慢慢出現問題。
臺灣在2014年仍實施義務役,有些役男在部隊發生症狀,家屬通常很不能諒解,認為是在部隊遭受壓力所致;事實上,思覺失調與遺傳體質有密切關聯,只是好發年齡恰巧在軍旅時間點。當然,除了體質因素,某些外在環境亦會促發症狀的呈現。
【把握治療黃金期】
腦中的多巴胺系統分布,大致有四條路徑:一條通往腦下垂體,一條到腦部邊緣系統,一條到腦部紋狀體(即管運動的系統),一條到前額葉。
前額葉因多巴胺過度抑制,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呈現負性症狀;邊緣系統則因多巴胺過度活化,出現幻想、幻覺等正性症狀。因此,早期身心科用藥以抑制腦內多巴胺為主,阻斷多巴胺的傳遞,正性症狀就會被控制下來。
然而,藥物會同時影響多巴胺的四條路徑,前額葉遭受抑制,患者便顯得更加退縮;腦下垂體受到作用,會導致女性月經不來、分泌泌乳激素;紋狀體受到作用,會出現急性肌肉僵直、臉歪、嘴斜等類似中風的副作用,或像巴金森氏症般顫抖、不安地一直原地踏步,或持發性的運動不能,如一直做鬼臉、嘴巴一直咀嚼。
雖然,現今用藥已經較少有這些副作用,但許多人怕被汙名化不肯就醫,殊不知發病後二至五年是治療最佳黃金期。若能好好把握住,可避免多次急性發作後,認知功能產生階梯性變化,逐年往下、愈來愈差的困境。
病識感與藥物服從性,是決定思覺失調病人治療的關鍵因素。此病會缺乏病識感,求醫順從性不好,治療效果也會有限;一旦肯求醫,就有機會恢復得不錯。
很多病人出院返家沒多久又發病了,是因為藥物服從性不好嗎?這只是其一。臨床上發現,高度情感表露的環境(High emotional expression,簡稱High EE,指情緒表達總是含有恨意與批評字眼),往往是造成復發的重要因素。
臺灣有很多精神科療養院,但病床已經愈來愈少,因為醫療政策慢慢導向社區醫療,在社區廣設復健中心或康復之家。
有活力的人,變得沒有動力,要改善這些症狀,就必須去做復健。除了生理上的復健,還有心理上的復健,即精神復健。
康復之家又稱中途之家,透過專業人員,包括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塑造一個適合病人復健的環境,同時讓家人有短暫喘息的空間。這時,家屬也可以加入團隊一起討論,了解家人可以做什麼調整,來幫助病人將來返家後的適應。
以精神健康的角度而論,人的腦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對於已經生病的人,不能再用過去的標準,要求他一定要達到。把標準稍微調整一下,用過去的八十分當作目前的一百分,達到五、六成時,再給予正向鼓勵,他還是有機會再往上去。
追蹤案例發現,思覺失調患者大約分三種不同類型:四分之一的人,只發作過一次,治療後就恢復得很好;二分之一的人,雖然反覆發作,但透過復健,也有機會漸漸恢復。
另外四分之一的人,對於藥物治療屬於頑固型,或早期不願意接受治療,病程已慢性化,需要到養護所療養,但並不代表就不會好轉。在慢性療養機構,透過長時間、規畫性的治療,再安排一些生活作息和社交技巧等復健,可讓他們維持基本功能,照顧自己。
評估患者的狀況,給予適當的醫療復健,還是可以逐步往康復一途邁進。
>>來信投稿vanchang@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