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6
  • Nov
  • 2017

爸媽們永遠的疑問:「為什麼孩子的心一直跟我有距離…」

作者 晨恩

2017/11/16 11:03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最近,一些朋友跟我聊「父母跟孩子的互動關係」,有些父母平時忙於工作之中,假日絕對會放下自己的事情,盡可能去陪伴孩子旅遊或玩耍,總希望讓每一次的假期活動能充滿快樂回憶認為這樣應該可以一輩子拉近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但往往在孩子長大後,彼此之間卻開始變得越來越陌生,開始會出現許多的爭吵、如果關係鬧得嚴重時,孩子還可能會出現傷害自己或離家出走…

 

所以,有些父母會怪社會環境灌輸孩子可怕的思想,例如「人生是自己的…,不用在意父母的意見…,都什麼年代,連小學生都知道保險套,還要維持婚前不能有性行為…」,讓這些父母對親子教育感到相當挫折與無力感。

看看身邊的這些朋友,平時每一位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神情總是表露出疲憊、無奈的氣息,而在面對親子教養關係的緊張與擔憂,卻也讓人心中替他們感到許多的不捨與惋惜。

我們的政府不斷喊出少子化的危機,卻不知道這些父母真正需要的是甚麼,有時候自己在想「政府要提供一個可以讓父母與孩子共同無憂的成長環境,真有這樣難嗎?」

不斷變動的教育改革計劃、多元化入學的競爭與壓力、父母工時與薪資的衝突矛盾、幼兒與孩童照顧的培育機構…不過這些是應該是屬於政府的擔憂,不在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內容,今天只能盡本份地談談培養正向的親子關係。

今天,我想談談許多父母與孩子的心聲,很多父母竭盡一生都在擔憂孩子的成長、學習、人際與未來,因為這些擔憂而造成了與孩子間關係上的衝突,甚至讓孩子可能逃離家庭,因為受傷的心理而走向毒品的生活。

我想對我的父母朋友們提出幾個想法,希望可以讓他們跟孩子能建立出正向的互動關係。

「親子之間需是要相互瞭解與接納的。」我想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但有時父母會因為自己的理想與過往經驗,忽略了孩子的特性,在不知不覺中壓抑孩子的創意與適應力,迫使他們去選擇可能會讓自己一輩子都在後悔的事情。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讓孩子適當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成長故事,藉由這些分享讓孩子可以清楚父母為何擔憂、為何這樣思考。

相對的,作為父母的也要去聽聽孩子的想法,畢竟父母跟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不一樣的,現在的孩子成長於安全與富裕的社會,人生當下的需求目標跟父母可能是不一樣的。

小時候的父母,可能是相當辛苦與單一的生活環境,被教育每一個人要循規蹈矩的充實自己、貢獻於社會。但現在孩子的生活環境變得富有與多樣化,如何去擁有好的歸屬、實現心中的自我可能勝於讓自己吃飽。

 

所以,除了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父母也需要跟孩子一同學習而改變自己的想法。透過接觸現在年輕人生活中的一些新文化,讓彼此的認知語言可以趨於接近。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培養積極的傾聽能力。」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會傾聽的父母,但傾聽不是只聽他們說什麼,而是瞭解孩子傳達的訊息中,究竟透露出他們在乎的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怎樣的情感、自我心理特質與人際互動影響。

在傾聽的過程中,要給予孩子充分陳述意見的空間,讓他們在表達中可以有安全的感覺,積極鼓勵他們多表達一些內在想法,可以在他們陳述中給予多一點的支持與接納。

「互相同理與尊重對待。」相信在許多父母的心中,會認為孩子永遠都是天真、浪漫、沒經歷過人生苦難,永遠像一個長不大的寶貝,有些父母在孩子工作後,每逢過年仍會給紅包。

而在孩子的心中,則認為父母永遠都是用恐嚇、過度的緊張與擔憂,這個世界哪裡還有被飢餓而死的…。在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我們會發現存在著很大的落差,若沒有相互同理與尊重,要如何出現溝通的焦集與共識呢!

「善用讚美、正向溝通」,協助孩子解決生活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就是「不可以…、不要這樣…」這是一種禁止與迴避的語言表達方式,心中的感覺是一種被否定的感覺,當人們經常性地被否定,所建立出來的是缺乏自信、討厭的感覺,在面對生活需要決定時,容易出現害怕的焦慮情緒。

我想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與肯定,若將溝通語言改成讚美與支持性的方式,例如「可以試試看...、想想看可以怎麼作…」或許孩子會感受到認同感,不要害怕孩子失敗,陪伴他們共同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建立出親子間對人生的基本共識。

育兒是一輩子的事,有些事情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幫忙,但基本的親子互動則是每位父母都要學習的,讓我們跟孩子之間可以維持合作的關係,將會有助於親子正向的情感發生,甚至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好的適應力,面對這多變、不確定性的環境。

 

許多資優生一路勝利地走來,在父母心中是何等寶貝與優秀的,但往往一個意料不到的感情或是學業挫折,就有可能讓一切在瞬間成為泡沫,變成孩子與父母心中永恆的痛。

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是孩子未來生活中人際關係的主要基石,如果可以讓彼此學習到合宜的信任互動模式,也願意將自己的情感與父母共同分享,相信將可以避開在未來生活中,因為適應不良與挫折所產生的衝動性毀滅行為與結果。

加入LINE來跟小編聊聊天☛ http://goo.gl/bv7Trw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晨恩

「一個喜歡心理學與輕鬆生活的作家,希望透過心理與生活的結合,能讓每一位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因為閱讀與休息片刻後,擁有滿滿正向與溫暖的生活動力。」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