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 Dec
- 2017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Unsplash
社會支持是幫助憂鬱症好轉的重要因素,然而要如何交到朋友,是第一個難關,交到朋友之後,維繫這段關係又是下一個考驗,我就自己的經驗談,整理出了7大原則,希望能幫助更多人擁有美好的友誼。
一、開放的心胸
我們在過往人生裡總有受傷的經歷,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其相貌、聲音、做事的習慣,會深深刻印在腦海裡,日後遇到類似的人,便會引發腦中排斥、恐懼的感受。
雖然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要提醒自己,畢竟是不同的情況、不同的人,不能被過往的經驗框架住而預設立場,掉入自我驗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陷阱:
也就是你還不認識這個人,就先用一些偏見認定他很討厭,那麼他做的每件事你都看不順眼,最後發現真的他做錯什麼事,讓你更確認他是個爛人。那麼,你極有可能因為這個不正確的預設立場而失去交到一個好友的機會。
二、尊重、同理、不強求
就像伏爾泰所秉持的理念:我不認同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人與人因成長背景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價值觀,有時候爭個你死我活也沒太大意義,只會讓彼此傷痕累累。
不如像伏爾泰所言,每個人可以保持自己的觀點,並且學習去尊重、同理對方的立場,若真的不合適,就當個不交惡的點頭之交吧,硬要把彼此綁在一起,徒增痛苦而已。
三、合適的交流頻率
總有些人會讓你覺得相處起來特別舒適,能夠坦蕩蕩地做自己;但也有些人,你欣賞他、想與之為友,相處起來卻總有些壓力。
其實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時間與頻率,面對不同人時,都需要重新調適。
試著跟你的朋友溝通,調整出兩個人都同意的相處模式,找到那個不會太黏也不會太冷漠的界線,讓彼此能好好享受這段陪伴。
以我自己為例,有個學姊在成大讀碩士班,我經常在晚上10點左右找她吃消夜兼聊天,每次大約一、兩個小時,吃完飯她又回實驗室做細胞實驗。我常擔心自己會不會太頻繁的找她,讓她覺得「太黏」?
有一次我終於找到契機詢問她的感受,她回答:「妳問我要不要吃飯,我有空就答應,沒空也會拒絕妳,不會勉強自己去配合。總之,現在是不錯的交流頻率喔!」
為了減少自己的擔憂,或是遇到對方是會把怨言往心裡吞的人,多溝通才是維繫友情的上策。
四、向他人開放內心
集結眾多研究發現,當我們第一次與人接觸時,通常只會聊一些表面性的話題,呈現冰山一角的自己,當雙方越來越熟悉之後,才會表現出較私密的部分。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通常是雙向的,當一個人對他人表達出深度的自我表露後,會得到相對程度的親密感。若揭露的內容與對方表現的特質是互補的,那麼自我揭露越多的人比起表達較少的人,受到更多的喜愛與讚賞。
但如果雙方關係不深,卻講了不對應或是負面特質,例如自己的犯罪紀錄或疾病史,可能會對這段關係帶來反效果。
我有一個同學擔任各大校園活動的總召,看似交友繁多,卻向我吐苦水:「很奇怪,總是找不到一個可以談心、覺得真正要好的朋友。」
依據我對他的觀察,大概是他「太公事公辦」,除了認真完成活動要求的任務外,很少去跟參與的同學閒聊、博感情,導致沒有和他人建立親密感的後果。
因此,我建議他可以看看活動中有沒有價值觀比較相近的人,試著去和對方聊聊天,分享自己過往的經歷,開心也好、悲傷也可,透過適度的自我揭露去和他人建立較深厚的人際關係。
五、將朋友分門別類
如前文所提,每個人的性格中有複雜的成分,人與人之間依據彼此相似的特質而建立友情。舉例來說,我跟D同學是因為喜歡打排球而成為朋友,但她喜歡逛街而我不喜歡,若她太過頻繁的找我去逛百貨公司,會讓我感到壓力及抗拒感;
而F同學跟我一樣喜歡看小說,因此我們常聚在一起討論劇情,但他喜歡宅在家裡,而我喜歡出門旅遊,因此在討論小說這個面向上,他是個好朋友,但在旅行上卻不是個好旅伴。
所以當我們與他人建立友情後,把對方當作「萬用瑞士刀」,不管對方有沒有興趣的事情都得一起做,恐怕會讓彼此相處產生不少摩擦。
所以好的交友方式,應當把朋友依據屬性分類:一起組讀書會的、一起運動的、能深度談心的、一起吃飯的、一起工作的……分類是為了讓彼此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而不是利用對方。
因此,還是要注意尊重對方的意願,切忌把朋友當成工具人啊!
六、互相幫忙
社會學家G.C Homans提出「社會交換論」,認為人際互動中所展現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
該理論的前提是:個人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reward)及逃避懲罰(punishment),個人的行動將會盡量降低付出(cost)與提高收益,並且強調互動間的公平原則(equity rule)。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而「各取所需」,因此互惠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古人所云投桃報李之意。
其實簡單想想就會發現,如果你對一個朋友非常好,他要借用什麼你都答應,但長期下來卻不曾見他做出任何回報,甚至是口頭上的感謝都沒有,是否會覺得心灰意冷,而想淡出這段關係呢?
七、定期聯繫
常有人說:「會聯絡的就是會聯絡,不會聯絡的就是不會聯絡。」但更常發生的情況是,有些人明明就沒有發生衝突,卻不知不覺走散了。
人的生命很長,經常過了幾年就換了生活環境,也步入另一個人生階段,若沒有三不五時更新一下對方的資訊,彼此就會變成陌生人了。
或許你會有疑問:「到新學校會有新朋友跟活動、出社會以後工作那麼忙、結婚以後還要顧小孩,怎麼有那麼多心力去維繫友情呢?」但現在網路很便利,提供大家幾個維繫情感的二要一不:
1.要分享資訊:也許是活動訊息、不錯的文章,順手用LINE或是臉書傳給你知道對這個訊息感興趣的朋友。
2.要閒聊幾句:每隔兩、三個月,可以用通訊軟體跟遠方的朋友聊幾句,分享自己最近在做的事情,也問問對方的情況。重要的朋友可以每隔一、兩年見面相聚一次。讓對方對你保持熟悉感,也讓他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
3. 不要有事才找:就像減肥要少量多餐,維繫友情也是少量多次,不要有求於人才聯繫,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像工具人。
(作者/張閔筑:成功大學心理系學生,討厭被定位,但你可以在書中發現片段的我。)
>>本文出自《別再叫我加油,好嗎》一書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