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31
  • Aug
  • 2017

快三歲還只會叫「爸爸、媽媽」?心理師:請盡速就診

作者 談心問診室

2017/08/31 08:17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讀者來信:

我哥哥的小孩,男生排行老二,快三歲了,還不太會講話,大概就只會叫「爸爸」、「媽媽」、「阿嬤」、「叔」、「抱抱」這些,看到報紙上的新聞說,藝人的女兒兩歲多就被診斷自閉症,我哥的兒子會不會是自閉症或緘默症呢?

【人我之間】專家顧問群,洪怡婷臨床心理師,答覆如下:
(人我之間,讓您找到能解決身心靈問題的文章、課程和專家。洪怡婷臨床心理師,現於桃園的精神科專科醫院服務。)

我們常聽到諺語「大隻雞慢啼」,講的是有些人大器晚成,可是對專業人員來說,孩子到了該說話的時間,卻沒有出現該有的語言表現,建議真的要積極地尋求專業協助!

孩子不太會說話的原因很多,先從生理的因素來看,如果是聽力出了問題,那麼聽得不清楚,孩子學說話、模仿的表現也會比較差。

說話方面的生理結構,像是口腔的肌肉運動、肌肉力量方面是不是有所困難等,這部分也和飲食行為的表現有相關性。這些生理問題,需要專業的醫師及醫療團隊協助,一般家長也很難自行判斷,所以,若是兩歲前的嬰幼兒,可以從定期的健兒門診詢問醫師是否有必要再進一步就診。

但是過了兩歲,甚至是到了三歲,照理說孩子應該發展到語言爆發時期,卻還是只有單詞的語文表達,甚至說得不清楚、不太會模仿大人說話,那就真的不要再等待了!趕快帶著孩子去兒童復健科、兒童身心科或兒童精神科就診。

在專科門診當中,醫療團隊可以幫孩子做比較全面性的問診及檢查,盡可能地找到孩子語言較慢的原因,包含自閉症、智能不足、發展遲緩、情緒困擾、大腦神經發展異常或社會文化刺激不足等情況,都是造成語言遲緩的可能因素,可是每個孩子狀況不一樣,不見得都是同一種因素導致。

若不幸確診,需要進一步接受早期療育的話,從臨床經驗來看,學齡前積極且穩定接受治療課程的孩童,大部分可獲得進步。因此,千萬不要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目前政府十分重視早期療育,不論是否為中低收入戶,都可以接受部分相關的補助,建議可向就診的醫師、社工師或所在縣市社會局詢問詳情。

這麼多醫療人員及社會福利資源參與協助,為的就是能夠提供孩童接受良好的療育,讓孩童快樂成長、健康發展!身為愛孩子的家長,就勇敢積極地帶孩子尋求專業協助吧!

備註:
1. 讀者同意被適度修改來信問題後刊出。
2. 心理諮商與治療需要來回澄清,若有進一步疑問,建議尋求有執照的專業助人工作者求助。

加入LINE來跟小編聊聊天☛ http://goo.gl/bv7Trw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心問診室

  • 「您有心事,談談有您的諮商室!」隨著心理科學意識抬頭,憂鬱、悲觀已不是一種難以啟齒的症狀。工作、家庭、親密關係等課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現在,談談請來多位專業心理師,為各位網友免費解決人生課題!請立馬寫信至talktalk@tvbs.com.tw 標題備註【問診/暱稱】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