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3
  • Nov
  • 2015

【大人也瘋狂】在美國親炙萬聖節的異想世界│資深記者沒說的事

作者 呂佳穎

2015/11/03 11:45

110301

▲圖說:兩層樓高的死神對你招手。

 

(作者/呂佳穎)

兩層樓高的死神,對著你招手,你心裡想的會是什麼?萬聖節雖然過了,但是實在太有趣,我還是想撰文分享。

在台灣時我住在台北天母,天母應該算是台灣最有過萬聖節氣氛的地區了。天母搞鬼節那天,大家從下午瘋到晚上,大人小孩都開心,但是這和美國的萬聖節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今年的萬聖節我就在美國過,只能用大開眼界來形容。

在美國,孩子們從萬聖節前一天,就開始要糖。學校下午會帶著全體師生,在學校周圍的社區遊行,兩三百個孩子,有殭屍、蜘蛛人、超人、美國隊長、杯麵、忍者、艾莎公主、白雪公主...等等,家長則要在事前先填單告訴學校,要提供點心還是飲料,原則上這些都不能是自製的,必須要在包裝上看得到製造成分,不然拒收。

萬聖節當天,很多商店的店員也扮裝了。背上插著兩把劍的忍者幫你結帳,他還戴著面罩。這樣一天下來,不悶嗎?心想他這天的錢還真難賺。

「Are you tried?」「Everyone happy enough!」

是啊大家開心就好!人活著就是要開心,撇開嚴肅的萬聖節宗教由來,我想在萬聖節這天,小孩挨家挨戶「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的要糖吃是樂趣 ; 大人的扮裝,何嘗不也是種紓解壓力?

我住的大華府地區,小孩連要三天的糖,一天在學校;一天是萬聖節當天;另一天則是萬聖節隔天的mall。不過,氣氛最high的,當然是萬聖節當天。

那天,中文學校的家長會長,事前做了功課,列出幾個比較大的社區,還在前一天去勘查地形,挑了個佈置最多的社區「Lakelands」,要大家在這集合,天色微微暗,就集體要糖去。

每一家都能去要糖嗎?有個不成文的默契是家門口有佈置的才去要,這代表著人家很歡迎,隨便按的話,難保不會被白眼。「Lakelands」這裡,幾乎每隔著兩三家就會有佈置,整個區繞完大約要兩個小時。

 

110302

110303

▲圖說:院子變成墳墓堆,越鬼越有氣氛。

這天這裏簡直就是陰風慘慘,這戶有著充氣兩層樓高的死神對著你招手 ; 那戶前院的院子變成墳墓堆,上面寫滿R.I.P,還不時噴出白煙,然後一個殭屍緩緩飄了過來,伴隨著的是大人小孩的尖叫聲,這時傳出小小孩的「哇、哇、哇」的哭聲,真的是超有felling的。

我們是第一次在美國要糖,理所當然是準備南瓜桶,但是其他有經驗的家長,卻沒幫孩子準備南瓜桶,而是直接拿購物袋。

「用桶子一下就裝滿,把手還會因為太重,然後斷掉,糖果灑一地。」
「是喔!會要到這麼多糖,那麼多糖,怎麼吃啊?」
「沒人會吃的,隔兩天拿去學校捐。」

是啊,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隨時吃到糖 ,這樣的孩子通常在萬聖節當天也不會扮裝出來要糖,學校的舉動,其實挺窩心的。據說學校在送糖的同時,會想出很多名目,不讓其他孩子知道把糖送給誰,不會讓受贈者感受到不舒服。就跟在學期初,老師會全班每一個同學,都發下一張免費午餐的申請單,需要的就放回每個孩子專屬的不透明文件夾中,和家庭功課一起交回給老師。老師當然知道每個孩子的狀況,但是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選擇全班發放低收入戶的申請補助。

110305

▲圖說:巫婆和鬼夫婦的給糖較勁秀。

就當媽媽們,還在聊糖果要怎麼處理時,傳來「woo......」的驚呼聲!

 

110304

戴著可怕面具的巫婆,就坐在結滿蜘蛛網的樹旁發糖果 ; 隔壁則是扮對扮成鬼的夫婦站在門口給糖,他們不是只穿上扮裝,臉還整個塗白,給糖時還不時發出低沈的嘶吼聲,實在有夠投入。

這兩家人,連在一起,頗有互相較勁的意味。巫婆的糖果桶,剩下的糖果明顯比較少 ; 女鬼的糖,
則剩的比較多,這是因為小孩比較不怕巫婆,但是大人們大都站在女鬼這拍照。

「We horrible it?」鬼太太跟上門要糖的孩子這麼問。
「Ha ha......change next year.」
「Oh, I’ll come to you next year.」孩子就是孩子,竟然還要人家明年換裝扮,鬼太太一口答應,看樣子,我們明年還會來同一個社區要糖。

給糖的扮裝 ; 要糖的扮裝,而且是大人小孩都扮裝,不過會這樣扮裝的通常是老美。一個爸爸扮成兔子,臉上塗白,戴上長長的大耳朵,和兩顆大門牙。他手上拿著杯飲料,我很好奇,他口渴時要怎麼喝?他咧著嘴笑,逢人就說「Happy halloween」。這天,小孩沒煩惱,大人也稍稍拋開現實中的一切,在萬聖節的異想世界裡,釋放疲憊的身心,恢復住在自己心中的那個小男孩、小女孩,或許這是大家為什麼如此樂此不疲扮裝的原因。

 110306

圖說:給糖的扮裝;要糖的也扮裝。這天他不只是爸爸,還是住在自己心中的那個小男孩。

而在要糖的過程中,其實不乏老夫婦,坐在門邊端著茶,等著孩子門來要糖,有的還會直接吆喝孩子過來。他們臉上寫著,等候自己孫子回家的那種慈愛神情,不知怎麼的,這讓我想起了在台灣的爸媽,心裡有那麼點酸。天下的阿公阿嬤,管你是哪國的阿公阿嬤,對孫子的疼愛,和希望陪伴的心情,應該都一樣的。

「我們等等打電話給阿嬤。」孩子們說,「怎麼沒人接?」

阿嬤之後回訊,「剛去菜市場,沒帶手機。」有趣的是孩子也沒直接跟阿嬤說想念的心情,我想這是不好意思 ; 也是只要聽聽聲音,知道彼此都好就好。我跟孩子們說,下次可以直接跟阿嬤說你想她啊,不用歹勢,兩個孩子傻笑的說好。

 

這晚,兩個孩子一個要了156包糖,一個要了122包。

很多吧?不不不,這算少了,因為我們是小小的南瓜桶,跟購物袋的比起來,當然算少。不過,體驗到的萬聖節文化, 一樣多!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呂佳穎

我想念我的麥克風。拿著它做訪問、趕稿、做帶,何其有趣,何其豐富!如今,陪著孩子丈夫來到美國,和家鄉保持距離,觀察時手上的麥克風變成了鍋鏟,卻發現對台灣更熱愛也更期待。老手記者,新手煮婦,諸公敬請指教!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